第6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,烧的是旧账 (第2/2页)
谢知节趁机刊发《双录对照·续编》,收录李元吉被打湿的原稿照片(经药铺云娘子烘干抢救),并加按语:“非不愿识字,乃不许发声。”更附一道算术题:若每名灾民每日需粟米八合,三百石可养活多少人?答案触目惊心——整整三千六百人,十日口粮!此文被匿名投递至多位致仕大臣府邸,连皇后也遣宫女索要一份。
(4)他的手,不动声色翻牌
萧厉珩并未施压,却令漕帮在运送御膳食材时,“误”将一批印有“民监粮道司验讫”封条的空箱送入宫门。守卫盘查,上报内务府。皇帝闻之震怒:“民间已有监察之名?”遂召见户部尚书问责。与此同时,黑羽楼散布消息:某亲王私库近日频繁调运粗粮,疑似填补亏空。风声一起,原本沉默的中立官员纷纷表态支持“月旦评”。
(5)你说的话,得有人听得见
朱秉文托病不出三日,突然亲赴镜湖,坐于台下聆听整场评议。结束时拄杖起身,对韩十三道:“老夫愿为‘月旦评’作序,但有个条件——今后凡涉重大民生事务,须提前一日报送内阁备案。”表面是限制,实则是承认其合法性。韩十三当即应允,并承诺增设“史官旁听席”,邀请谢知节列席记录。消息传出,民间称“天子脚下,始有真话坛”。
(6)他说,该烧第二把火了
散场后,韩十三召集核心成员密议。他摊开一张地图,标记出十二坊中尚未建立“传习所”与“信息鼓点站”的区域,沉声道:“他们怕的不是我们说话,是怕我们人人都会说话。下一局,我要让每个巷口都有自己的李元吉。”李元吉抬头看他,眼中火焰跳动。镜头缓缓移向夜空,远处一座新建的讲台正亮起灯火,匾额隐约可见四字——“童声可问天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