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一章:棋局内外的攻守道 (第2/3页)
拎出来,截图,用画图工具标上记号,然后以苏格拉底式的诘问发起“灵魂拷问”:
“第187手,你为何选择‘扳’而不是‘立’?计算过两者后续三手之内的目数差异和厚薄影响吗?”
“右上角这个局部,你算过脱先他投的价值吗?判断依据是什么?”
“仔细看,我第203手这步‘挤’,你认为它最大的意义是直观得了两目,还是彻底破坏了你这块棋未来的潜在眼位,从而影响了中腹的攻防态势?”
这种连续不断的、直指计算核心与思维盲区的提问,逼着林小圈不得不跳出固有的、略带惯性的计算模式,从更本质、更全局、更长远的角度,去理解棋盘上的每一次交换,权衡每一手棋的隐形价值。他感觉自己像一块生铁,被放在OldTree这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手中,反复锻打,去除杂质,锤炼韧性。
然而,现实中的波折从不因个人的努力而缺席。
就在林小圈感觉自己的官子能力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升,对棋形的敏感度和价值判断有了质的飞跃,并信心满满地报名参加新一轮的五段升段赛时,第一次冲击却以惨痛的失败告终。
那是在比赛的最后一天,最后一轮。对手是一个以韧劲和官子细腻著称的男孩。整盘棋鏖战了近三个小时,局势始终犬牙交错,呈细棋模样。进入读秒后,在一個看似无关紧要的单官劫争中,林小圈因为时间压力和一丝求稳的侥幸心理,走错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次序。就是这个微小的失误,如同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块被推倒,导致他在后续的定型中处处受制,最终裁判数子,他以半目之差,饮恨败北。
“半目……”当结果宣布时,林小圈感觉自己的心脏像被一只冰冷的手狠狠攥了一下。他呆呆地看着棋盘,那黑白交错的格子仿佛在旋转、嘲笑。周围嘈杂的议论声、对手如释重负的叹息声,都变得模糊不清。
回到家,已是傍晚。家里的气氛有些沉闷。顾无双摸了摸他的头,递给他一杯温水,什么也没问。林大强看了他一眼,嘴唇动了动,最终也只吐出两个字:“吃饭。” 没有人责备他,甚至连林大年,也只是在饭桌上瞥了他一眼,罕见地没有发表任何评论。
但林小圈自己能感受到那种无形的、沉重的压力。它来自爷爷那声几乎听不见的、若有若无的叹息;来自父亲比平时更加沉默的背影;更来自他自己内心巨大的失落和对自身能力的怀疑。这比直接的批评更让人难受。
“就差半目……只差半目……”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,电脑屏幕的光映着他有些苍白的脸。他点开那个灰色的古树头像,手指在键盘上徘徊了许久,写写删删,最终只发过去一句带着巨大挫败感的话:
【老师,我输了。半目。】
他以为会收到技术上的复盘指导,或者一些安慰鼓励的话语。然而,OldTree的回复却像一颗冷水,猝不及防地泼在他滚烫的挫败感上。
OldTree:【恭喜你。】
林小圈几乎以为自己看错了,猛地坐直身体:
【???老师,您没看错吧?我输了!半目输了!】
OldTree:【看得很清楚。输在半目,意味着什么?意味着你和五段之间,已经不存在技术层面的鸿沟。你们站在同一水平线上,胜负只在毫厘之间。差的,只是一层薄薄的窗户纸,和一颗……足够坚韧、足够渴望胜利的心脏。】
OldTree:【知道顶尖棋手和普通优秀棋手,最大的区别在哪里吗?不在于能算多少步,而在于‘胜负师’的气质。是逆风时的隐忍不动声色,是绝境中的冷静寻找微光,是哪怕只剩最后一口气,也认定胜利必然属于自己、并愿意为之付出一切耐心和代价的……偏执。】
OldTree:【现在,抛开所有技术。闭上眼睛,扪心自问:你,林小圈,到底有多想赢?想到可以忍受无数次半目之差的磨砺吗?想到可以榨干自己最后一丝计算力和专注力吗?】
这番话,没有任何技巧上的指导,却像一记精准的重锤,带着冰冷的力量,敲散了林小圈心头的迷茫、委屈和自我怀疑。他盯着屏幕上那几行字,仿佛能透过它们,看到网络另一端那双平静却蕴含着巨大力量的眼睛。胸腔里,那股因为失败而差点熄灭的火焰,像是被浇上了一捧热油,“轰”地一下重新燃烧起来,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炽烈和坚定。
第二次五段升段赛,在一个月后如期而至。
这一次,走进赛场的林小圈,眼神里多了些不一样的东西。那不再是纯粹去享受棋局、验证所学技术的清澈眼神,而是混合了沉稳、锐利和一种内敛的渴望。他不再仅仅是去“下棋”,更是去“争胜”,去征服那“半目”的差距。
比赛进程果然跌宕起伏。中间一轮,他遭遇了一位以力战闻名的对手。中盘一场复杂的对杀中,他计算出现细微偏差,一条价值近二十目的大龙愤死,局面瞬间落后,观战的家长甚至有人已经开始低声议论他的败局已定。冷汗瞬间浸湿了他的后背。
就在这时,他脑海中莫名响起了OldTree那句话:【逆风时的隐忍不动声色……绝境中的冷静寻找微光。】他深吸一口气,强迫自己剧烈的心跳平复下来,不再去看那条死去的大龙,而是将全部心神沉浸到棋盘上剩余的空间里。他像最耐心的猎人,又像最吝啬的商人,利用对手可能出现的松懈,在每一个细微的官子处锱铢必较,一点点地蚕食,一目目地追赶,将看似不可能逆转的差距,一点点、顽强地缩小。
通过网络实时关注棋谱的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