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章:棋盘上的沉默呐喊 (第2/3页)
围棋的。要是……要是还想下棋,妈妈可以再帮你找找看有没有别的合适的班,或者……”
“不用了,妈。”话还没说完,就被四年级的林小圈打断了。他的语气异常平静,平静得不像个十岁的孩子,没有抱怨,没有委屈,只有一种认命般的疏离,“学习更重要。我知道的。我没有时间学围棋。”
这话,恰好被周末来林家做客、正在客厅喝水的林小强听见。那一刻,林小强感觉自己的心脏像是被一把生锈的钝刀缓慢地切割着,传来一阵阵绵密而真切的痛楚。他太熟悉这种平静了——这不是懂事,这是希望被一次次否定、热情被一次次浇灭后,梦想被彻底埋葬时,才会产生的、令人窒息的死寂。
转机发生在四年级上学期。
十月,秋高气爽。学校宣传栏前贴出了一张崭新的、色彩鲜艳的通知——“校际围棋联赛报名启动!”。课间,学生们熙熙攘攘地围着公告栏。林小强永远记得那个画面:林小圈原本只是无意间路过,目光扫过那张通知时,就像黑暗中划过的火柴,他的眼睛像突然被投入了火种的干柴,“唰”地一下被点燃了,重新焕发出星辰般的光彩。他整个人仿佛瞬间被注入了灵魂,僵立在原地,一动不动地盯着那几行字,周围所有的喧嚣都仿佛离他远去。那股几乎被遗忘的热爱,如同蛰伏已久的火山,在这一刻看到了喷发的可能。
没有教练指导,没有培训班可以依赖,林小圈全靠着自己。他翻出了那副珍藏的云子,找出几本旧的围棋入门书,然后在网上搜寻各种棋谱和对弈视频。夜深人静时,他房间的台灯常常亮到很晚,屏幕上闪烁着复杂的棋局,他一个人对着棋盘,默默摆谱,沉浸在那个只有黑白二色的世界里。
联赛那天,学校体育馆被临时布置成赛场,几十张棋桌整齐排列,气氛肃穆而紧张。小小的棋子落在棋盘上的清脆声响,此起彼伏。林小圈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,坐在一群或多或少经过专业训练、甚至有道场背景的对手中间,显得格外不起眼。
然而,就是在这个赛场上,发生了让所有熟悉他、以及不熟悉他的人都大吃一惊的事。他一路稳扎稳打,凭借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和野路子般的韧劲,竟然跌跌撞撞地闯入了决赛。
决赛场上,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来。他的对手,是隔壁小学有名的“围棋小天才”,据说曾在正规道场学过三年棋,棋风凌厉。中盘阶段,对手发动猛攻,林小圈的一条大龙被死死困住,形势岌岌可危,棋局仿佛已经失去了悬念。连在场边巡场的裁判都微微摇头,准备记录下最终的胜负。空气仿佛凝固了,观众席上传来细微的叹息声。
就在这时,林小圈一直紧抿的嘴唇微微松开,他深吸一口气,拈起一枚黑子,手指稳定得不像个孩子。他没有选择常见的妥协或寻求苟活,而是落在了一个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位置——一个看似无关紧要、甚至有些违背棋理的角落!
“鬼手!”观众席上有懂棋的家长忍不住低呼一声。
一子落定,如同在平静的死水中投下了一颗巨石!原本僵死的棋局仿佛被这一子注入了灵魂,瞬间盘活!这步棋巧妙地利用了对手棋形的隐患,以其为支点,竟然生生造出了一个劫争,原本陷入绝境的大龙看到了一线生机!对手愣住了,难以置信地看着棋盘,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。最终,凭借这记神来之笔和后续精准的劫争计算,林小圈实现了惊天逆转。
“业余四段?”颁奖仪式后,闻讯赶来的林大强拿着那张沉甸甸的、崭新的证书,手有些不受控制地微微发抖。他看看证书,又看看面前个子已经窜高不少、眼神却重新变得明亮的儿子,语气里充满了难以置信,“你……你真的是自学的?没人教?”
林小圈点了点头,脸上没有过多的喜悦,反而有一种超越年龄的沉稳。他的目光越过父亲,望向体育馆窗外湛蓝高远的天空,轻声而坚定地说:“嗯。我还要继续考五段。”
这一次,看着这张含金量截然不同的证书,回想起刚才其他家长投来的惊叹和羡慕的目光,林大强嘴唇动了动,那句到了嘴边的“会不会耽误学习”,最终没有说出口。没有人再说什么“耽误学习”。
当晚,林家大宅。
晚餐后的气氛本该是松弛的,却因为茶几上那张摊开的证书,而显得有些异样。林大年戴着老花镜,拿起证书仔细端详了片刻,鼻子里轻轻哼了一声,又将证书放回原处。他端起茶杯,吹了吹浮沫,慢条斯理地开口,话语像冰冷的石子投入看似平静的湖面:“下围棋能当饭吃?咱们家可是书香门第,考重点大学才是正路。弄这些虚名,有什么用?”
正在收拾碗筷的于如烟立刻跟着附和,语气里带着一种过来人的“务实”:“就是,你爷爷说得对。圈圈啊,你看你叔叔,当年一心只读圣贤书,考上重点大学,现在在大公司多出息?那才是实实在在的前途。”
林小强注意到,坐在沙发角落的林小圈,原本因为胜利和父亲的些许认可而微微放松的手指,不易察觉地收紧了,指节有些发白。那双刚刚在赛场上熠熠生辉、充满了自信和锐气的眼睛,以肉眼可见的速度,一点点地暗淡下去,仿佛又被拉回了那个压抑的、只认分数和“正经前途”的现实牢笼。
就在这时,林小强放下了手中的水杯,清脆的碰撞声在略显安静的客厅里显得格外清晰。他抬起头,目光直视着林大年,声音虽然还带着孩童的稚嫩,但语气却异常坚定,像一把试图撬开顽石的小凿子:
“爷爷,”他开口,成功地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,“您知道,一个四年级的孩子,没有任何老师专门指导,全凭自己看书、看视频,要自学考到业余4段,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、拥有多强的毅力和专注力吗?”
他顿了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