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卷 第4章 曹文诏 (第2/3页)
盔甲未解,尘土未拭,便在御书房跪下叩首:“臣辽东卫游击曹文诏,拜见陛下!”
崇祯只觉胸口发紧。
他是辽东的刀,明末的狂将。
他不懂诗书,不善言辞,却把忠烈二字刻进了骨头里。
明末最难打的仗几乎都交给了他。
三千铁骑就敢与二十万叛军对冲,哪怕穷困潦倒、粮草不继,也未退半步。
然而,朝廷不但不给奖赏还反被文臣弹劾逼战。
被逼无奈,只能孤军出战。
战到麾下死绝,自刎于阵前。
临终前面京而跪,口称有负陛下所托。
崇祯心知,大明亏欠他太多。
“曹卿平身。大伴,赏茶,赐座。”
王承恩暗惊,能在御书房受赐座的,向来只有内阁首辅。
他曹文诏区区游击,却得此殊荣。
崇祯却并不在意。
若论功,这等军魂受他一礼也不为过。
曹文诏受宠若惊,却仍神情冷峻。
待坐定,崇祯开口:“辽东战事如何?”
曹文诏如实道来。
高第撤军,辽东几乎尽失,如今边关尚有十余万兵,满桂、祖大寿、赵率教等人固守不出。
以建奴之力,短期难进。
寥寥数语,血泪万千。
崇祯点头,“卿以为,建奴真若野战无敌乎?”
曹文诏抿茶,答得干脆:“不无敌。”
短短三字,重如千钧。
“建奴之强,在骑不在力。彼聚多胜少,援至即退;追之不逮,反陷其阵。”
曹文诏寥寥数语,已揭开辽东败局根源。
建奴善骑兵突击,他们遇见小股部队就打,见援军来了就跑。
步兵追不上,只能动用骑兵。
反应慢半拍的骑兵要是去追,又很容易中埋伏。
一次败仗便损失许多辎重、人口,建奴反以俘虏补己,越战越强。
明军则越战越空,连底子都快被掏光了。
“那依卿所见,如何破之?”
曹文诏答得干脆,几乎不假思索:“彼奴地薄人寡,仓廪空虚,不谙农耕,唯以劫掠为食。
攻城十倍于守,骑兵无用。宜高筑城垣,坚壁不出,使其血战而不得入。
彼粮尽兵疲,自退矣。退无可退之时,聚兵歼灭,一役可定。”
这法子简单到极致,不打野战,只守城,让建奴自己耗死。
辽东荒凉,建奴又不擅耕种,根本无法自给。
只要拖住,不给他们掠粮机会,胜负早晚会反转。
见崇祯微微点头,曹文诏继续说道:“彼奴四王轮政。可于皇太极当政之期,使其攻城必败、粮秣不继;
待他余王当政,稍纵其胜,以得小利。
久之,彼内部争权,必生嫌隙。内乱一启,我军再击,可尽歼之。”
努尔哈赤建立后金,皇帝是皇太极。
其余三个贝勒阿敏,代善,莽古尔泰三人协同共理朝政,按月份轮流当老大。
只需要在皇太极当老大的时候,让他颗粒无收。
其他人当老大的时候,偶尔让他们小胜一下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