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六章寻途 (第3/3页)
修为看似不高,立刻露出不屑的笑容:“小子,识相的就闪人吧!”这灵猿是我们最先发现的,不要给面子不要脸!”
叶寻风不语,反手拔出长剑。阳光透过竹叶洒在刀刃上,折射出细碎的光芒。猎人头目见状,大吼一声:“敬酒不吃罚酒!””挥刀便砍了过来。刀锋带着凌厉的劲风,直逼面门。
叶寻风脚步轻移,如白猿避枝般侧身躲开,同时手腕一翻,长剑如清风拂过,直指猎手手腕。猎人慌忙收刀格挡,“当”的一声脆响,他只觉得胳膊麻了一下,刀差点儿脱手飞了出去。其他猎手见状,纷纷围了上来,刀光剑影将叶寻风瞬间笼罩。
但在叶寻风眼里,这些打击都慢得可笑。他能清晰地感觉到每一个猎人呼吸的波动,并能对他们下一步的动作进行预测。他的身形在刀光剑影中穿梭,如猿人戏耍,刀法灵动飘逸,时而如竹叶纷飞,将对手的视线搅得七零八落;时而如惊雷乍响,快速反击。有个猎人从背后偷袭,他好像长了眼睛一般,脚趾点地,身形腾空而起,同时长剑反手一挥,剑气擦着猎人头皮飞过,把对方吓得瘫坐在地上。
但是几个回合下来,猎人们就会被打得落花流水,或多或少都在身上增加了伤口。领导见势不妙,知道遇到了硬茬,狠狠地瞪了叶寻风一眼:“出发啦!””带着手下狼狈逃窜。
白猿跳到叶寻风身边,高兴地叫着,用头蹭着他的胳膊。叶寻风望着自己的长剑,剑刃上未沾一滴血,却透着一股潇洒的灵气。他紧握着剑柄,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——他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一条路,那就是顺应自然,师法万物。
离开山洞那天,白猿一直送他到山口。叶寻风摸着它的头:“你回去吧,我以后一定来看你。””白猿叫了几声,像是在回应,直到叶寻风的身影消失在山路尽头,才转身返回山林。
再次站在青玄宗的山门前,叶寻风的心境已经大不相同了。他不再是那个迷茫自卑的少年,眼神清澈,目光笃定。走进山门,恰逢师兄弟们正在演武场练剑,看到他回来,所有人都停下手中的动作,交头接耳:“那不是叶寻风吗?”怎么又回来了呢?“我怕不会在山下混不下去?”“看他那模样,修为肯定还是老样子。””
大师兄放下长剑,走上前去,语气中带着几分嘲讽:“寻风师弟,山下的日子不是很好过吗?”早说你不是修炼的料,非要出门折腾一番。”
叶寻风没有辩解,只是看着演武场中央的一根石桩:“大师兄,能把我给丑了?””
众人一愣,随即爆发出一阵哄笑。二师姐掩嘴一笑:“师弟还是别献丑了,免得又被剑气打残了。””
正说着,玄风道长的声音传来:“让他试。””众人立刻安静下来,纷纷让开位置。师父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演武场边,目光落在叶寻风身上,欣慰之情溢于言表。
叶寻风走到石桩前,做了一个深呼吸。他没有使用任何已知的剑法,只是闭上双眼,感受风的阳光的温度,身体里的灵气和大自然产生了共鸣。当他再次睁开眼睛时,手腕轻轻一挥,长剑便出出。
剑走偏锋,如猿猴攀枝,灵动轻盈;刀剑招式落下时,如松涛拍岸,苍劲有力。他的身形穿梭于石桩之间,脚步时而如小溪婉转,时而如疾风疾驰。长剑划过空气,带着竹叶的轻响,剑气落在石桩上,丝毫没有惊天动地的响动,而是将石桩表面的棱角精准地削去,留下一道道光洁的印痕。最令人叫绝的他的剑招看似散乱,却浑然一体,似乎与周围的草木、风声、阳光都融合到了一起。
演武场上一片寂静,所有的人都看得目瞪口呆。大师兄脸上的嘲讽早已烟消云散,代之以震撼;二师姐瞪大了眼睛,不敢相信眼前的景象。当最后一剑落下时,叶寻风收剑而立,呼吸平稳,好像只是做了一件不起眼的小事。
玄风道长上前,抚须一笑:“寻风,你总算找到自己的路了。””
叶寻风躬身行礼,眼中满是感激:“多谢师父指点迷津,如果不是师父让我下山,恐怕到现在还在歧路上徘徊。””
正在这时,他感到身体里的灵气突然汹涌起来,像决堤的洪水一样冲击着经络。炼气九层的壁垒在这一刻轰然破碎,灵气疯狂涌向丹田,凝结成一颗圆润的金丹——他居然直接突破到了筑基期!
师兄弟们发出一阵惊呼,看着叶寻风的目光由嘲讽转为敬畏。叶寻风站起身,走到悬崖边,望着远处翻腾的云海,一如三个月前离去时的场景,但心境已天壤之别。
风拂面颊,透着山林的气息。叶寻风握着长剑,心中澄澈一片。他终于明白,所谓的大帝之姿,从来都不是模仿别人的成功,而是在万千的道路上,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种,然后带着敬畏自然的心,以及对自我的踏踏实实的往下走。这条路上也许会有有坎坷,但只要心向本真,顺应自然,终究可以到达自己的巅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