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:
关灯 护眼
飞碟文学 > 二十个大帝之姿弟子的命运 > 第三章 守诺

第三章 守诺

    第三章 守诺 (第2/3页)

谢李阿姨。””

    “你这孩子,实在是太真诚了。”李阿姨看着他冻得发红的脸颊,忍不住叹了口气,“张石头那老头子,当年就是跟你师傅随口一提。”那一年秋天,河水涨得厉害,把村里的木桥冲垮了,孩子上学要绕十几里山路,他就跟路过的你师傅念叨‘要是有座石桥就好了’,谁承想你师傅真的记在心里,还特意让你跑过来一趟呢。”

    林默用袖口擦拭着脸上的水珠,眼神格外严肃:“师父说,答应别人的事情,一定要做到。”“哪怕只是不经意的一句话,也是一种承诺。”这话音刚落,岸边突然安静了片刻,先前议论他“傻”的汉子也挠着头不说话了。

    随后的日子里,林默成了响水河边的常客。天还没亮,他就带着工具出门,先在河两岸挖深沟——桥基一定要扎深,否则无法抵御汛期的洪水。铲子插进坚硬的泥土里,每一下都要用上全身的力气,手掌磨出水泡,水泡破了又起茧,粗糙得跟老树皮似的。挖完沟,又到后山采石。后山的石头质地坚硬,非常适合建桥,可每块石头都有几百斤重,即使他有修士的体魄,搬运起来也特别费劲。他先用开山斧把石头从山上凿下来,然后用绳子捆住,弯腰弓背拖到河边,汗水顺着额角往下淌,浸湿了衣衫,后背露出一大块黑乎乎的印痕。

    有一次,他拖着一块特别大的石头到走到半山腰时脚下一滑,连人带着石头滚落到半山腰。他下意识地用手臂护住头,后背重重地撞在树干上,痛得眼前一黑。缓了一会儿,他才撑着树干站了起来,后背的衣服被划开了一个大口子,渗出了血水,但他只是皱眉头,把身上的灰尘拍掉,又继续拖着石块往前挪。

    晚上回到破庙,他躺在干草堆上,连动一根手指头的力气都使不上。青玄宗的师兄弟们此刻恐怕都在静坐修炼,冲击更高的境界,而他却在这里搬石头挖土,连日常的功课都顾不上了。但他从未想过放弃,师父临终前的眼神总是浮现在他的脑海中,那里面有期待,更多的是信任。

    村里的年轻人看着他一个人累死累活,渐渐心有灵犀。第一个来帮忙的是后生二柱,孩子十七八岁,个头高高的,就是性格中带着几分羞涩。那天他背着柴禾路过河边,看到林默正吃力地搬石头,犹豫了半天,最后还是放下柴禾走了过去:“林小弟,我……”我来帮帮大家吧。”

    林默愣了一下,随即笑逐颜开:“嗯,谢谢。””他教二柱如何判断石头的受力点,如何用撬棍省力地挪动石块,二柱学得很快,没多久就能熟练地配合他干活了。

    有了二柱打头阵,村里的几个后生也相继加入进来。一些人从家里拿来锄头,一些人扛着自家的木板车,原本冷清的江边渐渐热闹起来。白天,叮叮当当的此起彼伏的号子声,夹杂着江水的轰鸣声,成了村子里最热闹的声音;晚上收工的时候,大家就坐在岸边的石头上,分享带来的干粮,听林默讲青玄宗的故事——大山里的飞天的剑器、云雾缭绕的宫殿……听得孩子们眼前一亮。

    “林小哥,你说修士真会飞么?”\

    林默点点头,伸手捡起一块小石子,指尖轻轻一弹,石子“嗖嗖”地从河面上掠过,溅起一串水花:“长大后,如果要修行,我可以帮你向青玄宗推荐。””

    二柱和几个孩子立刻激动地击掌相庆,连旁边抽烟袋的汉子也忍不住凑过去听了起来。李阿姨每天都会端着带着干粮过来,有时,有时煮地瓜,总想着让他多吃点。林默心里暖暖的,他从小在青玄宗长大,师父对他像父亲一样对待,却从未体会到这种邻里间的温情。

    变故发生在采石的第十天。当天下午,林默正带着二柱在山腰凿石头,突然听到头顶传来“轰隆隆”的声响。他抬头一只见一块磨盘大的巨石正顺着山坡往下滚,速度越来越快,而二柱正好站在巨石滚落的正下方,还在低头清理石屑,丝毫未察觉危险。

    “一定要小心!”“林默几乎是本能地冲了过去,右手一把抓住二柱的后领,猛地把他往旁边拽。”二柱惊呼一声,踉跄着倒在地上,而巨石擦着林默的手臂滚了过去,坚硬的石面擦着皮肉,带出一道深可见骨的伤口,鲜血瞬间喷涌而出,染红了他粗大的布条。

    “林小哥!”二柱吓得脸都白了,连滚带爬地扑过来,“你怎么样?流了好多血!”

    林默咬着牙皱眉,额头渗出细密的冷汗,却依然强撑着笑笑:“还好啦,就是一点小伤。””他从衣襟上撕下一块干净的布条,草草缠住伤口,可鲜血很快就把布条浸透了。

    消息传到村里,李姨第一个提着药箱跑了过来。她蹲在林默身边,小心翼翼地解开布条,看到狰狞的伤口,不禁红了眼眶:“这娃儿,咋就这么玩命呢。””她拿出草药嚼碎了敷在伤口上,又用干净的麻布仔细包扎好,反复叮嘱道:“这几天可别沾水了,也别干重活,我回去给你炖点鸡汤补补。”

    那天晚上,李阿姨果然端来了一瓦罐鸡汤,还盛了两个荷包蛋。鸡汤炖得浓白,香气扑鼻,林默捧着温热的瓦罐,看着李姨关切的眼神,突然想起师父说的“修心”。或许师父让他来守诺,从来都不只是为了完成一句约定,更是为了让他在这烟火的人间,懂得承诺背后承载的信任与温情——就像李姨的鸡汤,就像二柱的相助,就像乡亲们日渐热络的笑容。

    桥基在众人的合力下逐渐成型,三块巨大的基石深深地扎入河底,用糯米浆和石灰混合,密密麻麻地砌在一起,看着就特别牢固。林默每天都要去检查几次,用手在石缝上敲打几下,保证没有一丝松动。村民们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,孩子们更是天河边跑,叽叽喳喳地问:“林小哥,啥时候能把桥修好啊?””林默总是笑着回答:“快了,等枫叶红透的时候,就能走了。”

    可谓是天有不测风云。就在桥基即将完工的夜晚,天空突然乌云密布,紧接着瓢泼大雨瓢泼而下。豆大的雨点砸在房顶上,发出“噼里啪啦”的响声,窗外电闪雷鸣,轰隆隆的响水河声愈烈,像一只怒发冲冠的巨兽。林默躺在破庙里翻来覆去睡不着觉,总觉得心里不踏实。

    第二天一早,雨还没停,他就披着蓑衣向江边跑去。眼前的景象让他瞬间僵在原地:暴涨的河水浑浊汹涌,原本坚实的桥基被冲得七零八落,河心歪斜躺着几块巨大的基石,堆在岸边的石头也被冲走大半,只剩下一些破碎的石头散落在泥地中。

    “这可咋办啊……”二柱蹲在河边,双手抓着头发,声音里满是沮丧,“我们忙活了一个多月,这下全白干了。””

    村民们也纷纷赶了过来,望着被冲毁的桥基,失望写在他们的脸上。有人感叹道:“唉,这老天爷真是不长眼啊。””还有人小声嘀咕:“要不还是算了吧,这河太邪性了,说不定再建还会被冲毁。”

    林默站在河边,任凭冰冷的雨水将头发、衣服打湿。他望着湍急的河水,目光深邃,没有说话。雨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,已经分不清是雨水,还是另有隐情。他想起师父说过,修行的路上总会遇到阻碍,真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