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:
关灯 护眼
飞碟文学 > 二十个大帝之姿弟子的命运 > 第二章问道

第二章问道

    第二章问道 (第2/3页)

  陈墨皱眉,反驳说:“可人不同草木。”人有灵性和智慧,能,能把握自己的天命。星象仅仅是指引,最终的选择权仍然掌握在自己手中。”

    “命运?”玄机子轻笑一声,笑声里带着几分悲悯,“你以为你算出的是命运?那只是天地运行的表象,已发生的痕迹而已。真正的缘分,藏在你抬手扶人的一刹那,藏在你拒绝求助的一刹那,永远不在星轨的刻痕里。”

    他转过身,目光落在陈墨泛红的脸上,语气变得严肃起来:“听说上月十五月生日,她特意留桂花糕给你你却因为推星象忘了取,那糕终于破了;”还有一周,山下张村的村民来求助,说孩子进山采药不见了,求你用星象算一下方位,你却以‘推演生死劫要紧’为由,拒绝了这个人的外出。可有此事?”

    陈墨的脸瞬间就红了,从面颊烧到耳根。苏清月的生日他的确忘记了——那天他正巧算到“天狼星”犯了“紫微”,以为是宗门有难,守在观星台上连饭都没吃;村民求助的情况也是真实的,他当时觉得“凡人生死”哪有“勘破生死劫”的要紧,随口就把人打发了。

    “师徒俩……”他张着嘴,想辩解什么,却发现所有的话都堵在嗓子眼上,说不出一个字。

    “墨儿,”玄机子的目光缓和了一些,走到他身边,轻轻拍他的肩膀,“为师知你有才气,天生带着‘通星’的根骨,当年我收你入门的时候就说过,勘破大道你有一种大帝的姿态。”可大帝之姿,不是靠推演星象得来的,而是靠靠修炼得来的。如果你再执迷不悟,早晚会被这些冰冷的星象所困,成为只看得见符号,看不到人心的蠢货。”

    陈墨低着头,手指抠着蒲团上的草屑,第一次动摇了他的心。他想起这些日子,师兄弟们练剑的时候他在推演,师妹送糕点的时候他在推演,连师父讲道的时候他都在偷偷画星图。久而久之,师兄弟们见了他都绕着走,苏清月看他的眼神里也充满了忧虑,而他的修为,也的确如师父所言,三年的时间,几乎没有进步。

    但他还是不甘心——花这么多时间研究八字,差一点就能算出“生死劫”,如今放弃,岂非前功尽弃?

    玄机子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,沉吟片刻道:“这样吧,我给你一个月的时间。”你收拾好下山的行囊,到张村住一个月。在这一个月里,我们不允许带星图,不允许推演星象,每天帮助村民办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。一个月后回来,再告诉我,你对‘道’的认识。”

    这话没有商量的余地,陈墨虽然满心不甘,却不敢违抗师父的命令,只得躬身行礼:“是啊,弟子们都是遵命的。””

    离开禅房的时候,夕阳正沉,竹林里的风带着凉意,吹得他浑身发抖。苏清月不知什么时候站在竹林口,手里提着一个包裹,见他走来,连忙迎上去:“小师弟,我给你收拾了几件换洗的衣服,还有师父让我给你的伤药——山下有很多蚊虫,你不要再像上次一样,被咬得腿都是包的。””

    她把包裹递给他,又从怀里拿出一个纸包塞到他的手里:“这是我刚烤好的桂花糕,还是热乎乎的,你吃在路上。”记得下山后要按时吃饭,不要老是熬夜……\

    絮絮叨叨的叮嘱中充满关切,陈墨捏着暖暖的纸包,鼻子突然一酸。这时他才发现,自己似乎真的忽略了太多——苏清月的生辰、师兄弟间的问候,甚至还有师父茶盏中的清凉茶水。他点头,声音有些沙哑:“姐姐,谢谢你。””

    第二天一早,陈墨背上包裹就下山了。张村就在青玄宗山脚下,依山傍水,村口有一棵老槐树,枝繁叶茂就像宗门里的这棵老槐树。村民大多认识他他是青玄宗的弟子,可想起上次他拒绝帮忙找孩子,大家看他的眼神都带着几分疏离。

    村正王大爷领着他来到村口的破庙,指着墙角的稻草堆说:“陈道长,你先住到这儿吧。”“寺院漏雨,你多担待。”说完扭头就走,连一句多余的话也不说。

    破庙不大,只有一座大殿,神像早已斑驳,墙角堆满了村民存放的农具,霉味和灰尘的味道弥漫在空气中。陈墨放下包裹,望着满地的蛛网,皱眉——在观星台住惯了整洁的石室,这种苦,哪里受过。

    他本想找个借口回宗门,可一想到师父的话,他还是忍了下来。他找来一块布,擦神像前的供桌,扫地上的灰尘,勉强收拾出可以坐的位置。刚坐下没多久,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哭声。

    “陈团长!”陈道长,你在吗?求求你们救救我的孙子!”王大娘跌跌撞撞地冲进庙门,头发散乱,脸上满是泪痕,“我家小虎去后山采蘑菇,到现在还没回来,有人说看到他往深潭那边去了,这可怎么办啊!”

    陈墨心里咯噔一下——后山深潭他知道潭水极深,全是礁石,每年都有乡亲们在那里出事。他本想脱口而出“我用星象算一下”,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——师父不许他对星象进行推演。

    看着王大娘哭得差点晕厥的样子,他想起苏清月说的“帮人办实事”,咬牙:“王大娘你不要急,带我到深潭去看看。””

    王大娘一听,马上止住了哭声,拉着他往后山跑去。深潭边已经围了很多村民,大家都急得团团转,几个小伙子正脱衣服准备下水,却被潭水的寒气吓得缩了回去——这几天刚下过雨,潭水冰凉刺骨。

    “小老虎”小虎你在什么地方啊!\

    陈墨探头向潭内望去,潭水浑浊,根本看不见底,只能隐隐约约看见水面下晃动的黑影。他没有犹豫,脱下道袍扔到岸上,只穿着一件单衣,纵身跃入潭中。冰冷的潭水瞬间裹住了他的身体,冻得他牙齿颤抖,四肢一阵阵发麻。

    他深吸一口气,潜入水中,睁大眼睛摸索着前进。潭底的淤泥很厚,脚下不时碰到滑落的石头,好几次都差点摔倒。他顺着村民说的方向,一点点往前游,突然摸到一块巨石后的一角。

    “找到了!”他心里一喜,连忙游过去,果然看到小虎蜷缩在巨石后面,已经昏迷过去了。他一把将小虎抱起,奋力向水面游去。刚浮出水面,岸边的乡亲们欢呼起来,王大娘更是泣不成声地扑了过来:“我的孙子!”谢谢你啊陈道长!”

    陈墨把小虎递到岸上,自己也跟着往上爬。冷风一吹,他浑身颤抖,牙齿不停地颤抖。有村民递来干衣服,还有人端来热水,王大娘则抱着醒过来的小虎,一个劲地给他磕头道谢。

    看着小虎依偎在王大娘怀里,小手紧紧抓住奶奶的衣角,陈墨捧着温热的茶水,心里突然有种异样的感觉——不是演绎成功时的狂喜,而是踏实的温暖,像晒过太阳的被子,熨帖得让人舒服。

    从那天开始,村民们对陈墨的态度发生了变化。王大娘每天给他送早餐,有稀饭,依然热乎;李大爷找他帮忙修房顶,并给他带去了自己种的苹果;就连上次被他拒绝的张姨,也拿来了自家织的布,让他做件新衣服。

    陈墨也慢慢习惯了山下的日子。每天天不亮,他就起来帮张大娘挑水,然后去李大爷的地里除草,中午帮张姨磨豆腐,下午给村里的老人看病——在宗门时就跟着药堂的长老学医术,对付一些头疼脑热、跌打损伤的小病不在话下。

    一天,他正在地里帮李大爷种玉米,突然听到村里传来一阵惊呼:“不行了!”山洪来袭!赶紧往山上跑!“

    陈墨抬头望去,远处的半山腰上,浑浊的洪水正顺着山谷直冲而下,像一条咆哮的黄龙,裹挟着泥沙石块,速度之快令人咋舌。村民们吓得慌了神,抱着牵着牛羊,疯了一样往村后的山坡上跑。

    “大家不要慌!”不要挤!老人小孩先走!”陈墨大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