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:
关灯 护眼
飞碟文学 > 我为皇帝傲啸西晋 > 第七十二章 帝殇(二)

第七十二章 帝殇(二)

    第七十二章 帝殇(二) (第1/3页)

问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,司马遹对下面跪坐着的两人笑道,"不是什么大事,我们现在只需要看着皇爷爷在朝上表演就行了,现在我们的任务就是冷眼旁观,对了,世杰,那个人选你要快点敲定!"

    元日之后的第一次大朝,武帝便在朝上宣布,封楚王司马玮之子司马仪为毗陵王,汝南王司马亮次子司马羕为西阳公,迁扶风王司马暢为顺阳王,暢弟歆为新野公,琅邪王司马觐弟澹为东武公,繇为东安公,漼为广陵公,卷为东莞公.

    诏旨下达之后,朝中没有什么大的反应,大臣们都知道陛下这是在增加宗室的力量,还是增加嫡系宗室的力量,立国之初,武帝曾一口气封了二十七个司马氏宗王,当时是为了增加司马氏的力量以对抗当朝的贵族世家,现在则是为太子继位做准备,以嫡系宗室来对抗旁支宗室和朝中的世家!

    司马遹对于武帝的意图也不能说不理解,毕竟太子在朝中没有什么威望,不能服众,虽然武帝任命了顾命大臣,但是他也怕宗室里有人起了不臣之心,再闹出什么大的乱子,所以武帝以太子的亲弟弟秦王,楚王,淮南王镇守于各地重镇,然后,再加上镇守于邺城的赵王司马伦,和遥领于许昌的汝南王司马亮,几大重镇正好为洛阳形成了一个保护圈,而朝中则是杨骏和汝南王执政,形成外戚与宗室互相牵制,中央与地方互相平衡的局面,那么,太子的江山就可以稳如泰山!

    不得不承认,武帝的安排是他精心设计好的,司马遹到现在也怀疑,当初,卫瓘被杨骏所排挤,也是出于武帝的授意,只是卫宣的傲性使武帝导演的这一幕成了悲剧,这一点从杨骏犯了这么大的错,只是被责罚了两句就完事了可以看出来,不然实在是说不通!

    所以,为了保证太子能顺利继位,武帝让杨骏挤走了卫瓘,即便是女儿繁昌公主成了寡妇,武帝还是让卫瓘离开朝堂,只给了他一个太保的虚衔,毕竟,当年卫瓘是反对太子即位的,虽然卫瓘的孙子现在在东宫担任广陵王的伴读,但在太子继位之事上,武帝不容许出现任何反对的声音,出现任何的差错!

    都说人在死前都有一定的预感,武帝也可能是感觉到自己时日无多了,加快了为太子登基之事做准备,武帝想着杨骏在朝中掌握大权之后,也要找人来制衡于他,于是武帝让与杨氏不和的太原王氏上台,任王浑的从子王佑为北军中候,掌握禁军,然后又让王浑担任司徒之位,司徒是总管天下州郡大小中正府的枢要之职,将来入职的世家子弟都要经过司徒府的核准,才能入朝担任要职,也就是以后明清的吏部尚书之位,但比尚书的地位要高!

    以司马遹自己的眼光来看,武帝的安排可以说各个方面都考虑到了,并且都安排了解决的方法,只是武帝太低估了杨骏的的权利欲,在后世中他就是把汝南王排挤出了辅政人选之列,才造成了以后的八王之乱!

    三月的洛阳正是冰雪消融后,气候久寒复暖之时,司马遹披着一件白色狐裘,坐在东宫的一个亭子里,正在赏着雪后的"春色",说是赏景,其实他是被河东公主和清河公主两个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