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一十七章 论师 (第2/3页)
也就是说,三国之前的历史和自己熟知的历史是相差仿佛,但三国后,尤其是魏晋南北朝隋唐的时代都没有,更不会有韩愈的《师说》传世。
温吞听到了方宁说的话,眼睛里精光四射,嘴里喃喃重复“闻道有先后,术业有专攻”,不由得暗暗点头。
难怪宁勿缺跟自己写信的时候长篇大论说方宁是横空出世的天才,当时只以为在战场上能够屡立战功,想不到小小年纪竟然能有如此的胆魄,有如此的眼光如此的格局,不愧是被宁胖子心服口服看重推荐的人。
那边,崇文书院的学子苏墨一怔,他没有温吞想的那么深,只觉得方宁说的有道理,但又懵懂,于是下意识问道:“但不知,何解?”
“是说师者不必贤于弟子,弟子不必不如师。”
方宁扭头看向了丁一,说道:“丁兄剑法卓绝,我不如他,但若论拳脚,他必输我。又如你们的温夫子,年高德劭,经纶满腹,但若说塞外番语,军中战阵,未必能胜得过方某。”
“如夏青山夏兄,开武馆教授弟子强身健体、行侠仗义,我不如他,但如果论单打独斗,斩将夺旗,夏兄就不如方某。”
方宁顿了一顿,继续道:“这位苏墨学子,生的一幅上天赏饭吃的好皮囊,必然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,颜值即正义,我不如也。然,如论格物致知,物理化学微积分,请问苏墨学子,能懂几分?”
苏墨一时语塞,众人脸上或多或少都露出了思索的神色,尤其是夏青山张着大嘴,嘿嘿地傻笑。
温吞在旁抚须点头道:“方小哥说得在理,当年孔夫子师项橐,项橐不过七岁,却能以筑城之理难住夫子,这便是‘闻道有先后’。”
苏墨却仍不服气,上前一步道:“先生说的是技艺,可我崇文书院修的是经史子集、琴棋书画!在下不才,琴棋书画无一不通,经史子集也敢说无一不晓,先生敢与我比这些吗?”
方宁闻言轻笑,摇了摇头,道:“琴棋书画、经史子集,皆是前人留下的瑰宝,你能通晓,固然难得。”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