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火燎原 (第2/3页)
汇聚的过程,本身就是一部血泪史诗。每一条通往冈仁波齐的道路,都布满了牺牲。有小队在途中遭遇空间碎片化,无声无息地消失;有车队被突然出现的虚无裂隙吞噬;有战士为了引开游荡的、被“归墟”气息腐化的变异体,慷慨赴死……但更多的人,前仆后继。因为所有人都明白,这是唯一的生路。
星火之城外围,迅速建立起了一片巨大的、临时性的工程基地,被称为“希望锚地”。来自世界各地的技术人员、工程师、科学家、战士,不分国籍、种族,为了生存这唯一的目标,摒弃前嫌,日夜奋战。语言的障碍被图纸和手势打破,文化的差异在共同的危机面前消融。
王猛成为了“希望锚地”的实际防卫总指挥和工程协调官。他拖着未愈的伤体,如同铁打的巨人,穿梭在嘈杂的工地和紧张的防线之间,用最粗暴也最有效的方式,解决着层出不穷的冲突和难题。他的存在,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稳定剂。
苏晏则带领着全球汇聚而来的顶尖科学家(许多人是被从废墟中“挖”出来的),组成了“九州号”核心设计团队。他们的任务近乎不可能:在最短时间内,设计出一艘能进行超光速或跨维度航行、能抵御宇宙深空极端环境、能承载足够文明火种的超级方舟。传统的科技树在“归墟”的规则侵蚀下显得脆弱,他们必须大胆地融合现有科技、玄学阵法、以及从各文明节点带来的神秘遗产。
设计图上,充满了科幻与奇幻交织的元素:聚变引擎旁边刻画着聚灵阵;量子计算机组与先天八卦图相连;舰体结构参考了华夏“天圆地方”的哲学,并用印加太阳纹路加固;生命维持系统则融入了北非生命泉水的滋养特性……这是一个疯狂的、前所未有的工程学奇迹的蓝图。
而陈观,则坐镇星火之城核心,承担着最艰巨也最危险的任务——维持《万里江山图》结界,并尝试为“九州号”注入最核心的“秩序之源”。
他盘膝坐在城心祭坛上,身下是缓缓旋转的传国玉玺虚影。他双目微闭,整个人的气息与星火之城、与脚下的大地龙脉、与天空中那不断冲击结界的黑暗虚无融为一体。他如同一个精密无比的调节器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