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6章 迷雾竹林与无声杀机 (第1/3页)
云桥看似缥缈,踏足其上却异常稳固,仿佛行走在压实的云毯之上。周围是翻腾的无尽云海,灵气浓郁得几乎化为实质的雾气,呼吸间都能感到修为有细微的增长。不少初次来此的年轻修士面露惊喜,忍不住放缓脚步,试图多吸收几分这难得的灵雾。
我却不敢有丝毫大意。“代码视野”全力开启,视野中,构成云桥的并非实体,而是高度压缩、有序排列的灵气流,其稳定运行依赖于下方云海中几个巨大的、不断演算的“规则节点”。这更像是一个庞大阵法构建的临时通道。
“老板,这地方漂亮是漂亮,但总觉得有点……太安静了?”胡小月跟在我身侧,狐耳微不可查地转动着,捕捉着风中每一丝异动。她的本能直觉一向很准。
“规则层面的安静。”我低声道,“能量流动过于有序,缺乏自然界的‘随机噪声’。像是被精心调试过的环境。” 这种环境,固然适合修炼,但也极易掩盖某些不协调的“杂音”——比如恶意。
我们选择的这座试剑峰,远看青翠如玉,靠近了才发现,山峰下半部分笼罩在一片浓郁的、仿佛活物般缓缓流动的雾气中,只能隐约看到大片竹林的轮廓。峰顶则隐没在更高处的云层里,看不真切。
云桥的尽头,便是这片迷雾竹林的边缘。
踏入竹林的瞬间,周围的声响仿佛被瞬间抽离。并非死寂,而是某种力量将声音过滤、吸收了,连脚下踩断枯枝的声音都变得沉闷而短促。竹林内的雾气更浓,能见度不足十米,粗壮的紫黑色竹子密密麻麻,竹叶静止不动,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清冷潮湿的气息,还夹杂着一丝极淡的、类似金属锈蚀的腥味。
“声音被削弱了七成以上,”胡小月立刻通过我们之间建立的微弱灵力链接传音,这是预防隔墙有耳的措施,“视觉受限,灵识感知范围也被压缩了。”
我点头表示了解,同时“代码视野”聚焦于这些竹子和迷雾。竹子的“数据结构”呈现出一种奇特的“吸波特性”,尤其对声波和扩散型灵识有良好的吸收与散射效果。而迷雾,则是一种复杂的“混淆算法”具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