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5章 吃饭穿衣论家当 (第1/3页)
田秀兰听了陈老根的话,惊讶不已:“那老根,你的意思说,要是咱家没挪户口,今年咱家在农村的口粮,也就没了?”
“没了,咱这儿还算慢的,咱爹说,社里的干部说,人家三秦之地,今年二月份就合作社运动的高潮,全区都实现了高级合作社呢。”
刘素芬:“爸,按说高级合作社,不会影响夏粮啊。”
陈老根端起他手中增产节约先进工作的茶缸子,茶缸子手把手和盖子上还拴了一根绳,他打开茶缸子喝了口水,气定神闲的说:
“这就涉及到今年上面下的卖粮政策,今年不一样,以前是三定到户,以当年年景,收成核定当年产量,作为余缺和订购的依据。
定产之后,扣除应交的公粮,留足农户用粮,核定余粮和余粮统一购买数,这个过程,都是群众自报。
购买数目三年不变,增产不增购。
但现在城里以人定量,农村也同样,每人三百六十斤口粮,余下都得卖....吃饭穿衣论家当,留粮多少也得看国家的底子。
国家困难,想多留粮,难。”
田秀兰听了这话:“哎呦喂,东子,真亏了你了,你小子怎么想到挪户口的?”
陈卫东:“我平时看报纸多,报纸上都有报道。”
陈老根:“小金子,你们兄弟几个听你小叔叔说了没有?还是得多读书,要不是你小叔叔,你们几个,等着饿肚子吧。”
陈金此时眼神崇拜的看着陈卫东,他一直觉得小叔叔是无所不能的,希望将来他也能成为和小叔叔一样厉害的人。
妞妞拍着小手:“小叔叔最厉害啦!”
只是小眼睛不停的往陈卫东的行李袋偷瞄,小小的她,大大的不理解,以前小叔叔回来,都是第一时间,将行李袋的好东西拿出来,今儿怎么还没打开呢?
什么时候才能打开呀?
刘素芬听了陈老根和陈卫东的话,心中也是庆幸,虽然陈卫南工作还没转正,但是好歹一家老小有供应粮了。
要是大胆点,哪怕是靠着倒卖粮票,一家子都能活下去。
想到这里,刘素芬心中不忿,让院里那些人说嘴,整天说陈卫南辛苦挣钱,供养弟弟,将来陈卫东考上大学,不会管家里。
等农村工分的事一定性,看看那些人还有什么好说的?
再说,陈卫东从小都是她看着长大的,什么脾性她再清楚不过,轮得到那些人说三道四。
刘素芬:“妈,东子难得回来,将咱家存的肉票都拿出来吧,今儿给东子炖个肉菜。”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