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:
关灯 护眼
飞碟文学 > 四合院:从铁路技工开始进步 > 第23章 初露锋芒,车间创新

第23章 初露锋芒,车间创新

    第23章 初露锋芒,车间创新 (第1/3页)

    陈卫东注意到,他隔壁有的宿舍门口搭着小棚子,当厨房。

    他不会做饭,暂时懒得去弄了。

    收拾好宿舍,将重要东西类似存折收入空间中,陈卫东这才走出门口。

    李荣兆:“老六,咱得快点了,待会去教育室报到,领学习资料。”

    陈卫东:“你们还没说呢,你们被分配什么单位了?也是研究所吗?”

    李荣兆,周一循和张五福看着陈卫东:“你小子,竟然分配到四九城铁路局研究所了?”

    “靠,老六老六,深藏不露啊!”

    李荣兆:“我被分配到四九城铁路局设计院,目前在这边是负责勘探设计,以后....就希望我命好点,能在设计院大本营,别去路线勘探和现场监理....”

    勘探设计?

    陈卫东同情看着李荣兆:“老大,以后见你,可不容易了!”

    李荣兆笑着说:“是啊,我们出去勘探一出去就是十天半个月,还可能好几个月。

    不过,对我来说,很好,我原本就对勘探设计最感兴趣。就是希望我命好点,”

    张五福:“我被分到了段长办公室,专职计划员管理,负责运营计划编制,负责生产技术计划,说白了,就是统计,每天拨不完的算盘,还不如将我分厨房呢!”

    陈卫东拍拍张五福:“嘿,你别得了便宜还卖乖,生产技术计划,主要就是机车牵引总重,机车总走行公里,列车平均牵引,技术速度还有检修这些,比劳资计划,和运输营业支出计划好多了。

    而且,你们还归属于段长办公室,这叫近水楼台先得月,向阳花木易为春,你就是机务段的顺风耳,千里眼,兄弟几个还仰仗你提携呢。”

    周一循:“就是,就你那除了吃,屁股都懒得抬一下的性格,这活儿适合你,我就没你那个好命了。

    我被分到了通信技厂,其实我最想进验收科,奈何,有个唐山铁道学院的大学生,背景通红,听说一位总部某单位正委,姓赵亲自送机务段来的。”

    李荣兆:“那没办法,有人送,级别越高,说明背景越大,领导越看好,没人送,咱这种自己上门的,就说明没后台,单位只能尽可能的公平安排。

    算起来,也就老六单位前景最好,和我们专业最接近,以老六的才华,要不了多久,就得成为工程师了。

    老三的也行,通信技术前景好。”

    陈卫东觉得,四个人分配都不错,要是被分配到蒸汽机车相关部门,就惨了。

    按照陈卫东记忆,新国家马上就开始内燃机的研究,蒸汽机车对他们个人发展来说,很不利。

    还有一点,陈卫东记得成昆铁路现在已经开始勘探了,铁道学院被分到三线的学生不在少数。

    四个人说着话,就抵达了丰台机务段食堂,食堂面积不小,四百平方米,有炊事员十来人。

    张五福:“嘿,这餐厅,恐怕和我年纪一样大!”

    陈卫东:“还真被你说中了,建国前的,一直沿用下来,没有收拾,没有整改。”

    四个人去餐厅买了饭,菜色还算丰富,毕竟是夏天,细菜大量上市的季节。

    包子馒头,米饭,窝头,甲菜是红烧肉炖土豆,乙菜是西红柿炒鸡蛋,大众菜就是炒白菜,土豆丝,倭瓜一类的。

    除了红烧肉这种菜,其余的油水不多,素淡,陈卫东倒是也习惯了。

    张五福什么也没要,就要了一份红烧肉。

    陈卫东几个人多买了点主食,点了大众菜,四个人合伙的好处就是吃的菜色很多。

    李荣兆为人活泛,再加上昨天来机务段的,所以老早就将大学生的情况打听清楚了:

    “老三,老四,老六,我都打听了,这丰台机务段正儿八经的大学生,一共来了十二个,除了我们,还有沪城交通大学的。

    不过,以铁路运输系居多,但是也有分到研究员和勘探的,听说,我们在机务段分配哪里,不重要。

    重要的是,我们第一天表现,表现好,未来我们可选择上升的空间就更多。

    我听说,有位铁路运输系学长,去年就是提取了不少合适的建议,结果,没多久就被调到海运局,之后又调到运输局当主任了。

    说白了,咱不光要琢磨技术,还得学会做人,不能太高调,但得有觉悟。”

    陈卫东心中暗道,在学校,李荣兆的光环不如他,但到了社会,他这种穷人家孩子出身的,就比李荣兆缺少一些圆滑。

    日后,得好好跟老大学习,正所谓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