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章 上报纸啦! (第1/3页)
陈卫东眸子一亮,空间?
他试着感受一下,惊喜不已,这不是他前世累死累活准备的婚房吗?层高三米,面积一百平,相当于三百立方米的空间。
有这空间,以后重要的东西,就可以放入空间了。
尤其是他喜欢各种收藏品,前世他一直遗憾,没获得一本彩色插图的金瓶梅,这一世,他一定要搜集一套放在空间中,慢慢学习。
大学生嘛,就要博学多才。
陈卫东将他行李里的钱拿出来,陈卫东在学校期间,助学金分两部分,一部分人民助学金,国家给十七元;第二部分单位助学金,铁道部二十一元,一共三十八元。
吃饭每月大概花十块五毛,吃不太饱,但是陈卫东也习惯了吃八九分饱的状态。
零用偶尔和舍友出去吃饭,或者去参加集体活动之类的,平均每月三块钱。
给家里十八块钱,每月能省下六块五毛钱,陈卫东两个月存有奖储蓄十块钱。
布票,大学生也有,只是自从开始实行增产节约运动,陈卫东就和班级其他同学一样,将每年发给的1.8丈布票如数上交,以帮助国家减轻负担。
陈卫东3年没添过新衣服,只能靠缝缝补补。
适应这种需要,他学校裁缝店准备了不同色彩的碎布头,尽量减少补丁与旧衣服的颜色反差。穿着前后都打补丁的裤子走在校园,陈卫东一点不觉得自卑,也不会受到蔑视和嘲笑,毕竟,这个年代,越穷越光荣。
其实助学金也是分等级的,陈卫东是最高等级的,也有一些同学为了响应国家号召,纷纷将助学金降低等级或者放弃。
陈卫东也想过。
但是奈何,家中人口太多,负担太大,也只能这样用着。
陈卫东将他的资产挨着整理:陈卫东一共有一百八十四块五毛,这钱他都作为爱国储蓄,储蓄银行中。
物资:学校发的饭碗,钢笔,一瓶墨水,稿纸,他额外买的专业书,大学的床褥。
这就是陈卫东大学毕业之后,全部家当了。
这月开始助学金就没了,陈卫东就吃老本了,不知道他的毕业分配通知,什么时候才能下来呢?
“东叔,东叔,东叔,东叔,东叔,我们想要和你一起睡。”
五声稚嫩的童音响起,陈卫东抬头一看,五个小萝卜头,抱着枕头被褥,在炕前排排站。
陈卫东大哥,陈卫南比陈卫东大十岁,今年三十岁。
结婚也早,在建国之前1945年结婚,十八岁就认识了大嫂,结婚第二年1946,大侄子陈金出生,和院里的何雨水一样大11岁,马上就要上五年级,学习成绩班级名列前茅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