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二章 初入山门 (第2/3页)
陈实立即上前。他先是用自制的蒸馏酒仔细清洗伤口,这个步骤让几位执事都露出讶异之色。接着他熟练地清创、缝合,最后敷上草药包扎。整个过程手法娴熟,尤其对消毒的重视远超寻常郎中。
吴长老全程默不作声地观察,待处置完毕,才缓缓开口:“先生这套清创手法,颇为奇特,似是与寻常郎中路数迥异,倒让老夫想起一些……专注于外伤的隐世传承。”
陈实心中微凛,知道关键时刻到了,他顺着对方的话说道:“长老慧眼。晚辈家中确有一套祖传的伤科要诀,据先祖所言,渊源久远,专注于处理各类外伤急症,与世间流传的医道略有不同。只是传承凋零,到晚辈这里,已说不出具体源流了。” 他刻意将背景模糊化,归咎于“传承凋零”。
“原来如此,竟是古之伤科一脉的遗泽。”吴长老沉吟片刻,似乎自行脑补了某种合理的解释。这类渊源模糊、传承断续的情况在江湖中并不少见。“不过先生应该知道,华山派收人最重来历。不知先生祖籍何处?为何流落至此?”
陈实从容应答:“祖籍原在闽地。因家乡遭了海患,家族离散,晚辈一路流亡,才至此地。” 他选择福建作为原籍,因其距离华山遥远,方言习俗迥异,能最大程度解释他口音和认知上的差异,且“海患”是一个笼统而常见的灾难缘由。
吴长老与几位执事交换眼色,最后道:“先生的医术确实不凡,尤其这外伤处理,于派中大有用处。不过按照派规,新入门者都需观察三个月。这期间你就在药堂帮忙,月钱暂定一两。若无不妥,三个月后正式录入名册,届时月钱可涨至二两。”
见陈实似乎对银钱尚无概念,旁边一位姓王的执事好心补充道:“陈先生,这一两银子,在山下足够五口之家一月的嚼谷了,还是顿顿能见些油腥的。咱们派中管吃管住,四季发放衣裳鞋袜,若有伤病,药堂诊治也只收珍贵药材的成本钱。这月钱,几乎都是净剩的。”
赵执事也接口道:“正是。入了华山,便是我华山之人。外门弟子皆可修习基础的‘华山长拳’与‘养气诀’以强身健体。若立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