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9章 解熹相邀 (第1/3页)
顾铭放下信笺,纸张发出轻微的沙沙声。
石桌旁一片寂静。
只有晚风穿过老桂树叶隙的轻响。
顾铭闭上眼。
信中所描述的惨烈景象。
如同浓墨重彩的画卷在他眼前铺开。
饿殍、枯田、哀嚎的灾民、紧闭的朱门、飞涨的粮价……
林闲那句“易子而食”。
像一把冰冷的锥子狠狠扎进他心底。
他仿佛能看到林闲。
那个在金宁初见时风姿清朗的师兄。
此刻在临川县衙的油灯下如何的焦灼、困顿、愤怒。
以至于连字都写错了几个。
一股深深的无力感,混杂着悲愤冲进了他的心脏。
他虽有两世记忆。
面对千里之外的滔天灾祸。
他除了空谈,还能做什么?
“怎么了?”
秦明月的声音打破了沉寂。
她走到石桌旁。
拿起那封摊开的信。
目光飞快地扫过。
越看,清冷的眉头蹙得越紧。
信纸上那刺目的描述。
让她握着信纸的指尖也微微收紧。
顾铭睁开眼,眼底有血丝。
声音有些沙哑。
“秦南府的灾情比我们想象的惨烈百倍。”
他指了指信。
“林师兄在临川县快撑不住了。”
他深吸一口气。
努力平复翻腾的心绪。
“他强令大户‘借粮’,收效甚微,粮价飞涨……民怨沸腾……”
秦明月放下信,沉默片刻后说道:
“天灾人祸,自古最是难解。”
她声音平静,却也带着一丝沉重。
“林师兄不易。”
她看向顾铭。
“你有何想法?”
她知道顾铭关于这方面的策论,曾让解熹都为之赞叹。
顾铭苦笑,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石桌桌面:
“我能有什么想法?”
“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。”
他站起身,在小小的庭院里踱步。
夕阳照下,将他的身影拉得细长。
林闲信中那沉重的期盼。
如同烧红的烙铁。
烫在他心上。
哪怕只是聊胜于无的空谈。
他也要绞尽脑汁。
把脑子里那些后世的法子。
尽量贴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