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8章 江西道的来信,触目惊心 (第2/3页)
灯火。
她看着那双在琴弦上移动的、还带着红肿伤痕的手。
唇线微不可察地柔和了一瞬。
一曲终了。
顾铭收手,指尖轻按在犹自微颤的弦上止住了余韵。
他现在终于有些摸到门槛了。
两日后,顾铭推开院门,向东市行去。
崇文书社的黑漆大门已开。
青砖门楼内书声琅琅。
顾铭在门房处验过名帖。
随后被引到了甲字厅。
甲字厅都是通过了院试,备战乡试的生员。
厅内轩敞,四十张酸枝木书案排列有序。
学子们正襟危坐。
主讲的夫子姓孙,年约五旬,面容清癯。
三缕长须梳理得一丝不苟。
正讲解《周礼》中“吉凶军宾嘉”五礼的器物规制。
“……故天子大裘冕,十二章纹,日月星辰……”
孙夫子声音不高,却字字清晰。
他指尖点着摊开的卷轴。
上面是繁复的礼服图样。
顾铭在角落空位坐下。
立刻翻开带来的《五礼通考》。
【过目不忘】的天赋悄然运转。
孙夫子所言,一字一句如同烙印清晰刻入脑海。
他目光专注,指尖随着讲解,在书页上轻轻划过对应的段落。
“……诸侯鷩冕,九章,宗彝藻火……”
一个时辰后。
礼学课毕。
学子们一边准备下堂课的书,一边低声交谈。
顾铭闭目片刻。
方才所学的知识已在脑中梳理清晰。
一刻钟后,一名新的夫子进来,开始讲“经义深研”。
午时。
顾铭在文社膳堂用过简单的饭食。
心思已飞向下午的“策论破题”与“律法精析”。
虽然这些科目都相同,但乡试的难度远超院试。
经义、文赋、策论、法律。
样样需更精深的功夫。
至于诗词顾铭则不担心。
有了【过目不忘】后,原来许多学过又忘了的诗词再次被回忆起来。
确是取之不竭暂时无需多虑。
他放下碗筷,走向文社藏书楼。
准备利用午休的间隙。
再背几页《大崝刑统录》。
酉时。
夕阳西下。
染红了崇文书社的飞檐。
顾铭走出黑漆大门。
脸上带着一丝疲惫,眼神却依旧清亮。
院试考得是基础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