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章 不过是笨鸟先飞! (第2/3页)
头大汗。
“坐下!”
魏清远冷喝一声,不带丝毫情面。
“下一个!”
第二个,第三个……
接连五六人,竟无一人能将第一句完整背出。
魏清远的面色越来越沉,整个致知小筑内的气压低得让人喘不过气。
王皓和李修更是将头埋得低低的,恨不得在桌上挖个洞钻进去。
“王皓!”
魏清远的声音响起。
王皓一个激灵,如同被点了死穴,慢吞吞地站了起来。
“夫……夫子……”
他支吾了半天,也只道出三段,最终颓然地垂下头。
“学生……学生愚钝,未能背下。”
魏清远冷哼一声,目光中满是失望。
“朽木不可雕也!下一个,李修!”
李修的状况比王皓好上不少,可在文中部分,还是没接下去。
魏清远的脸色,已然阴沉如水。
他的目光,终于落在了顾铭身上。
“顾铭。”
顾铭站起身,对着夫子恭敬地行了一礼。
他神色平静,不见丝毫紧张。
在满堂的寂静与注视下,他缓缓开口,声音清朗而平稳。
“曰若稽古大禹,曰:‘文命敷于四海,祗承于帝。’”
他的声音不大,却字字清晰,仿佛清泉流过山石,在沉闷的课堂上格外悦耳。
所有人都抬起了头,惊愕地看着他。
顾铭却恍若未觉,继续不疾不徐地背诵着。
“曰:‘后克艰厥后,臣克艰厥臣,政乃乂,黎民敏德。’”
没有丝毫的卡顿,没有半点的迟疑。
那些佶屈聱牙的古奥文字,从他口中流出,竟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感。
他仿佛不是在背诵,而是在讲述一个源自远古的庄严故事。
王皓和李修早已惊得目瞪口呆,张着嘴,忘了合上。
他们看着那个身形挺拔的同窗,眼中满是难以置信。
这……这就是他口中的“勉强记住”?
魏清远抚着长髯的手微微一顿,锐利的眼眸中,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惊讶。
第一天之后,他便查阅了顾铭的资料。
安河县的童生案首,入学考教时,书道极佳却功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