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七章 凡高尚者 (第3/3页)
紧要事务?”
孔胤植事先备有说辞,面上露出沉痛之色:
“臣在曲阜,闻听建奴猖獗,入寇京畿,兵锋直逼圣驾。”
“值此国难当头之际,臣岂敢安坐于祖庙,独享天伦之乐?”
“故星夜兼程奔赴京师,只愿与陛下、与朝廷、与万千臣民,共赴国难!”
高起潜听罢,拖长了音调道:
“哦——原来如此!衍圣公忠义之心,感天动地,咱家佩服!”
见崇祯没有打断的意思,高起潜话锋一转:
“既然如此,不知衍圣公今日入宫面圣,除了表明心迹,还有何要事奏报?”
“陛下,臣今日冒昧觐见,实是因——”
话刚起头,冷不防旁边传来一个声音,打断了他。
“衍圣公!”
出声的是次辅钱龙锡。
他盯着孔胤植,极其严肃道:
“今日廷议,关乎国运。望公慎始敬终,勿扰圣裁!”
孔胤植被钱龙锡的打断度弄得一愣,下意识地看向对方。
待他察觉钱龙锡那凝重无比、带着明显警告意味的眼神时,心中猛地一凛。
孔胤植不是蠢人,立刻品出了话中的异常。
‘慎始敬终,勿扰圣裁?’
钱龙锡是在提醒我?
提醒我什么?
孔胤植眼角余光扫过右侧。
只见温体仁等人看似端坐如常,却双手紧按膝头,仿佛准备好随时起身驳斥。
孔胤植自以为心中了然:
‘是了!温体仁一系攻讦东林不休。钱龙锡定是提醒我,形势复杂,务必考虑周到,以免授敌以柄。’
他只略一思忖,便豁然开朗:
‘这有何难?’
既要周全,索性说得更加堂皇正大!
“唐高祖李渊曾言:三教虽异,善归一揆。”
“儒、释、道三教路径不同,然其劝人向善、匡扶世民之心,殊途同归。
“而今,三教交融,其理贯通。”
“臣斗胆进言,陛下颁赐仙丹之标准,首要者,当观德行操守,兼顾三教,不偏不倚。”
“无论是精研孔孟之道的儒门子弟,还是持戒修心的释家僧众,抑或清静无为的道门高人——
“凡高尚者,皆应有仙缘之机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