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81,重新站起来的西伯利亚狼! (第2/3页)
根据沈飞留下的部分超前概念图纸,结合也门科学家们在材料学和能量传输方面的 eXpertiSe,
初步研制出的第一代军用外骨骼系统原型机。
蛮牛原型。
时间线是2000年,科技水平有限。
这套原型机与其说是外骨骼,不如说更像是一个带有动力辅助的金属支架。
巨大的蓄电池包需要背负在身后,
液压驱动系统运行时发出沉闷的嘶嘶声,
线路和关节处看起来都颇为简陋。
“感觉怎么样,大熊?”法赫德教授通过麦克风问道。
大熊咬紧牙关,额头上青筋暴起。
他尝试抬起右臂,
那里原本空荡荡的袖管被连接到了一个简单的机械抓握臂上。
金属框架发出“嘎吱”的令人牙酸的声音,液压杆缓慢地推动,机械臂颤颤巍巍地抬起了十几厘米,
然后猛地一沉,
差点失去平衡。
“……很重…反应…慢…”
大熊从牙缝里挤出几个词,汗水已经浸透了他的背心,“控制…不精准…像在抡…大锤…”
“能量输出不稳定!关节传动损耗太大!”拉哈姆教授立刻对旁边的助手喊道,“记录数据!我们需要更轻质的合金和更高效的微型液压泵!”
尽管问题一大堆,但当大熊最终在辅助下,用机械臂勉强举起了一个一百公斤重的杠铃片并坚持了数秒时,
整个实验室还是爆发出了一阵欢呼!
这是一个艰难的、却无比重要的开始!
这意味着,像大熊这样因伤几乎退出战场的战士,
未来有可能重新获得战斗乃,
至超越以往的力量!
在试验场另一边,另一个身影也在适应一套相对轻便些的猎犬型外骨骼。
他动作明显更灵活,
正在进行快速的突进和急停转向测试,
但同样能看出动作的僵硬和系统反应的延迟。
他是代号西伯利亚狼的雇佣兵,之前在也门身负重伤,
脊柱和腿部受损严重,刚刚恢复不久。
外骨骼是他重新成为顶尖战士的希望。
“速度提升明显,但灵活性牺牲太大!平衡系统需要优化!”
“妈的,差点摔死我!”
西伯利亚狼停下脚步,喘着粗气抱怨道,但眼中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。
能再次自由奔跑的感觉,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