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:
关灯 护眼
飞碟文学 > 万生痴魔 > 第二章 万生影视

第二章 万生影视

    第二章 万生影视 (第2/3页)

  张来福发现老于警惕性很高,他很担心遭到暗算。

    查过排气管,没什么异常,老于抬眼再看,张来福已经跑到远处了。

    “这个小兔崽子!”老于起身要追,发现老宋已经追上去了。

    老于转脸问老郑:“这人到底是不是傻子?”

    老郑也不好判断:“我觉得是,可有时候又觉得不是。”

    老于实在想不通为什么要找这么个人:“这么大的外州,傻子不有的是么?二爷就非得来这地方找?”

    老郑摇头道:“一般的傻子不行,得看着不像傻子的傻子,二爷说了,影视城有不少这样的傻子。”

    “这话不是为了糊弄大当家的么?”

    老郑连连摆手:“这可不是糊弄,这是真的,必须得有一个不像傻子的傻子,才能给大当家的开碗。”

    老于皱眉道:“这人知道跑路,他肯定不是傻子!”

    老郑不这么觉得:“你杀猪的时候,猪也知道跑路,难道猪不傻么?得看他傻到什么程度。”

    老于捏了捏手指头,活动了一下手腕:“你杀过猪么?杀猪之前得先把猪捆好了才能动手,咱们把这小子捆住了扛回去,不就完事了么?”

    “别急呀,等上了火车再说。”

    不一会儿,老宋带着张来福走了回来,嘴里还不住的称赞:“来福,刚才的表演非常的流畅,非常的自然,能体现出专业演员的素养。”

    张来福憨厚的笑道:“我挺紧张的,在几位前辈面前,我压力很大,我刚才那段表演主要都是为了体现突发情况下的紧迫感和危机感!”

    这下压力确实不小,他是真没想到,老宋一个中年人,跑的比他快得多。

    不光跑得快,老宋只碰了张来福一下,张来福好像踩上了棉花,当时就跑不动了。

    有老宋在场的情况下,想要脱身的难度也很大。

    “两位前辈都挺入戏的。”张来福朝着老于和老郑笑了笑。

    老于没说话。

    老郑打开了车门:“是,都入戏了,赶紧上车吧。”

    到了车上,老郑和司机坐在了前排,张来福和老宋坐在了后排。

    等车开了,张来福拿出手机,还是没信号。

    老宋敲了敲张来福的手机:“来福,现在是上班时间,别玩手机,要注意劳动纪律。

    咱们现在要去赶场,到了片场立即开工,你先把服装换上。”

    老宋拿出来一件青蓝色的斜襟长衫和一顶白色毡帽递给了张来福。

    张来福脱了外套,穿上了长衫,当了一年多的群演,换服装十分熟练,不管什么场合什么地点,说换就换。

    不换也不行,老宋和老郑一直盯着张来福。

    换上长衫,带上了毡帽,再配上一副圆框墨镜,张来福打扮,看着像个一百年前的商人。

    老宋赞叹一句:“人靠衣裳马靠鞍,服装一换上去,立刻化腐朽为神奇!”

    张来福看向了老宋:“化腐朽为神奇,用的不恰当吧?”

    “怎么能不恰当?”老于觉得用得好,“我们二爷是读过书的人!”

    张来福左右看了看:“谁是二爷?”

    老宋向张来福解释:“到了开拍的时候,就得用角色代替本人,我在这部剧里的角色就是二爷,角色的设定是读过书的人。”

    张来福问:“我在剧组里是几爷?”

    老于觉得都到这了,就没必要瞒着张来福了:“你是秧子。”

    张来福还是没听懂:“什么是秧子?”

    老宋觉得这戏还得往下演:“秧子是角色的绰号,就像老于的绰号叫于掐算,老郑的绰号叫郑琵琶,一会你还能见到老梁,他的绰号是梁一心,你要是听到有人互相称呼绰号,千万不要大惊小怪,这都是剧本上的要求。”

    老于的手在方向盘上摩挲了一下:“于掐算真是我绰号,我这人能掐会算。”

    老郑笑呵呵道:“他们叫我郑琵琶,就是因为我喜欢唱评弹,评弹得有琵琶伴奏。”

    张来福也笑了:“他们喜欢叫我秧子,是因为我会插秧么?”

    老宋连连点头:“说的没错,你就是用来插秧的,开拍的时候,我们会叫你秧子,停机的时候还叫你来福。”

    老宋和老郑也换了衣服,就连开车的老于都趁着红灯把衣服换了,三人都穿上了长衫戴上了毡帽,款式上略有差异,老宋的衣服用料和做工都更讲究些。

    换好了衣服,老宋对张来福的发型不太满意:“你这个头发得好好收拾收拾,得符合剧本的时代特点。”

    张来福特地问了一句:“不用剃头吧?剃了鬓角得加十块,剃光头加四十,这都有规矩的。”

    老宋吃着苹果说道:“你这临时演员的习气必须得改,你现在是正式员工,无论做什么事情,都得按规章制度执行。

    工作中的困难要主动克服,如果剧组的要求对你的形象造成了影响,公司也会通过绩效工资,给予你适当的补偿。”

    张来福问:“都有什么制度?”

    “制度不能泛泛的介绍,等到了公司之后,你要进行系统性的学习。”

    张来福看了看老宋手里的苹果,虽然不是什么稀罕东西,但这苹果的香味儿非常诱人。

    “你这苹果哪买的?”

    没等老宋回答,老于应了一句:“这是我们粮台送的,每个果子都有粮台的骨血深情!”

    张来福没听过这个词:“什么是粮台?”

    “粮台就是管钱和粮……”

    老宋接过了话茬儿:“粮台是我们给他起的外号,他是咱们公司的中层干部,后勤部的主任。”

    吃完了一个苹果,老宋又拿了一个。

    张来福恍然大悟:“这个后勤部主任应该是个女人吧,她给了你这么多苹果,你们俩感情应该挺深厚的。”

    助理老郑回过头,看着老宋。

    司机老于通过内后视镜,也看着老宋。

    老宋看着苹果,抿了抿嘴唇。

    “其实,都是同事间的感情,都是为了演戏……”老宋把手里的苹果递给了张来福:“来福,你天赋不错,你心里边挺有戏的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车子离开了影视城,开到了远郊区,到了一座写字楼,张来福跟着老宋下了车。

    这写字楼有二三十层,看这大楼的排场,应该是个正规公司,郑琵琶的评弹一直在耳畔萦绕,张来福能意识到自己的戒心越来越少。

    “这么漂亮的大楼,我得拍张照片!”张来福又把手机拿出来了,老宋并没有阻止。

    这大楼的照片必须要拍,和车牌号一样,这都是重要的营救信息。

    一连拍了十几张照片,老于催促道:“差不多该走了,一群人都在这等着你!”

    张来福收了手机,问老于:“这座大楼有多少层?”

    老于抬头看了一眼:“三十一层。”

    数这么快?

    这不瞎蒙么?

    老于对这座大楼明显不熟悉。

    张来福刚才数过了,这座大楼有三十二层。

    老郑在身后认真数了一遍:“还真是三十一层。”

    张来福没作声,看来这些人对这座大楼都不熟悉。

    那他们为什么要来这座大楼?

    走到大楼门口,老宋叮嘱一句:“来福,你第一天上班,还没有工作证,一会过闸机的时候,你得跟紧我。”

    “好!”张来福抬头又看了看写字楼,似乎觉得好像变矮了一些。

    司机老于在身后催促道:“看什么呢,我们这是正经公司,赶紧跟着二爷走。”

    老宋到了门前,拿出一张卡,先过了第一道闸机。

    趁着闸门还没关上,老于在身后推了一下张来福,跟着老宋一起过了闸机。

    前方是一座宽敞的大厅,比张来福见过的任何一座写字楼的大厅都要宽敞。

    而且这装修风格也不像是写字楼。

    地面是方正的石板,四周是粗壮的石柱,屋顶很高,看着像西洋教堂的穹顶,玻璃窗镶嵌在墙壁高处,透下几缕昏黄光线。

    这是个什么地方?

    好像见过,又没那么熟悉。

    一楼大厅里人来人往,有人穿着西装,有人穿着中山装,有人穿着长袍,有人穿着盘扣短衫。

    一个穿着制服的人急匆匆经过,张来福想上前问几句,有十来个人堵住了去路,这些人一起朝着老宋鞠躬行礼。

    老宋看着张来福:“这些都是演员,他们都是公司里的前辈,你要多向他们学习。到了片场,彼此都要用角色来称呼。

    这是老闫,这是老赵,这是老顾,这是老乔,这是老梁,这两位是……”

    人群中有两个新面孔,梁一心赶紧上前介绍:“这个是小韩,这个是小孟,这是咱们新招来的两位演员。”

    老于看了看老梁:“你招什么演员?之前不都说好了么,这是我们的事儿,用不着你操心!”

    老梁笑笑道: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