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6章、欧阳修:对黄巢说谢谢!朱元璋对科举的新点子 (第1/3页)
    “科举,科举……”
    “自隋唐开始,的确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……”
    “等于,我们今天能够公平的参加考试,还要感谢黄巢么?”
    北宋,嘉佑二年的考生们,这些千年聚首的天才们,听到林啸的这趟有关科举、教育的历史课,更是感慨不已。
    尤其是对黄巢,他们更是有所改观。
    “算是吧,如果黄巢没冲天香阵透长安,我们今天的命运,是否与罗隐、杜甫、温庭筠有所差异呢?”
    主考官欧阳修听到了学生们的议论,回想起自己的科举之路,何尝不是充满坎坷。
    他也是落榜生,还落榜两次。
    当年,西昆体盛行,文风浮华艳丽。他的文风因不符合考官心意而屡屡落榜,遭受了科举制度中另一种形式的不平等对待。
    但也正是这些经历,让他立志要改变科举乱象。他渴望通过改革,对抗这种浮华文风,为普通学子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。
    “落榜生的危害如此大!”
    “黄巢终结了唐朝的科举……”
    “然后,这洪秀全,半终结了科举制……”
    “标儿,看来,我们的科举制,要更加显得公平,公正!咱是绝对不允许咱大明有什么科举舞弊的事情!”
    朱元璋毫无疑问,再次汲取了教训,颇为严肃的叮嘱了一下朱标,然后警告的目光扫过文武百官。
    “父皇说得对,科举这事,应该再慎重也不为过!”
    朱标深以为然点头,更是学以致用,警惕道:“我们更是尤其要防止类似世家大族这样垄断科场的事情,虽然,现在已无世家大族……”
    “但,自汉到唐的世家大族,还是从当年汉高祖刘邦他们之后有的,我们不可不防。”
    “这是对的!”
    朱元璋立即汲取教训,忍不住道:“要不,咱再下个令,朝中当过官的,三代之内,不允许参加科举,给其他人一个机会?”
    嘶!
    此话一出,洪武朝堂文武百官齐刷刷看向朱元璋,朱元璋这是想要干什么,想要挖他们的根吗?
    “陛下,不可……这不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不公平吗?”
    宋濂下意识反驳,旋即谨慎道:“陛下改革后的科举,已经够难了,我们的子孙后代,也不一定能考上吧,我们,我们也不太可能形成世家豪族。”
    “对啊!陛下,科举也不是谁都有把握考上的啊……”
    “还请陛下收回成命,哪怕题目出得再难一点,科举要求再多点也无妨,这限制了三代不能考,万一有更多落榜生怎么办?”
    朱元璋这一个想法,算是结结实实砍在这群人的身上,让他们再也保持不了缄默,纷纷开口。
    “父皇,儿臣也觉得,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