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4章、科举制寿命就三百年!黄巢续命科举制! (第2/3页)
    当前大魏官场的这些人,的确是一些世家大族。
    所以,即便是使用了九品中正制,以后大魏的官场,他说的不算,还是世家大族说的算?
    曹丕深思着。
    “所以,因为察举制、九品中正制有了这么多缺点,搞来搞去,都是世家大族的工具,杨坚才用科举制是吧?但……又怎能确保,科举不成世家大族的工具呢?”
    李世民倒是忍不住跳出这个框架,看到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都因世家大族垄断而取消,忍不住也深思,科举制会不会也成为世家大族工具?
    只要世家还在,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下场,应该就是科举制的下场。
    毕竟,当前大唐面临的世家大族,五姓七望势力还很强大,让他都不得不忌惮。
    “科举制在唐朝得到完善和发挥作用!”
    “同学们,到这里,科举制是不是看着彻底成型了?普通人,只需要通过科举,就能入朝为官?然后……科举制从此就成为了拥有一千三百年历史的选人用人制度?”
    七年级三班课堂上,林啸一口气说到了唐朝科举制,恰好说到了李世民关心的问题。
    见学生们只听,不思考,他暂停了一下,喝了一口水。
    “不是吗?”
    同学们下意识回答。
    “并不是!”
    林啸摇头,随即调出另外一张PPT。
    “大家可以看到,察举制是汉武帝时期诞生的,使用年限,到汉末三国魏国建立的时候,大概差不多三百年!”
    “九品中正制从曹丕算起,到魏晋南北朝时期,再到隋唐时期,差不多也是三百年。”
    “而且,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,都是因为世家大族垄断,逼迫皇帝不得不选出新的选人用人制度。”
    “科举制,差不多是在这个背景下被杨坚选用的。”
    林啸说出一个结论:“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其中,有一个定量!如果不解决这个定量,按照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历史经验,科举制应有的寿命,也大概就两三百年!”
    “大家也要记住,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制度!再完美的制度,随着时间流逝,都会有缺点!”
    “科举制说白了,也是一个选人用人的制度,他又凭什么,能持续一千三百年?久经历史检验呢?”
    “嗯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