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3章 京东排他性垄断?王君山资本压制! (第1/3页)
    “很好,刚进入11月,京东就给我这么大的惊喜,对唯品会不宣而战!”
    王君山面色凛冽,对方的霸道,超出了他的预期:
    “还搞垄断,签署排他性协议,逼着品牌方不能和唯品会直接合作!”
    “行,那就全面开战!”
    “你们都有什么规划?”
    “不用留手,干京东!”
    之前拍拍网作死,王君山没有理会,坐等躺赢。
    却不想,京东跳了出来,不宣而战也就罢了。
    还逼着品牌方签署排他性协议,围堵唯品会!
    那就恶心了,不干京东,都不行。
    唐智早有准备:
    “董事长,我们要针对3C和家电领域的品牌,进行专属优惠补贴!”
    “凡是入驻唯品会,开品牌直营店的3C、家电品牌,抽佣打八折,只抽4%!”
    “入驻唯品会自营的3C、家电品牌,中小品牌,京东的结算周期不稳定,有时候是T+60天,有时候是T+90。这让中小品牌苦不堪言,压款太久。”
    “我们一律T+30,抢下这些中小品牌!”
    “京东对于联想、华硕等KA品牌(关键品牌)比较友好,结算周期都是T+30,我们就更好,一律T+20!”
    王君山点点头:“这招可行,冲着京东软肋去!”
    “京东最大的问题就是体量小,资金周转压力大,不得不通过T+60、T+90去剥削中小品牌,从而维持京东的现金流,去给大品牌T+30的结算。”
    “但我们唯品会不同,我们有钱,账上躺着18个亿的现金流!”
    自从9月份三牛暴雷,优团国际的利润就炸了。
    十月份,单是母婴品类,就卖了十几亿,利润就是5亿多!
    再加上唯品会、优团团购、优团国际的其他品类,还有《微信农场》,也都来钱如潮。
    整个十月份利润超过10亿!
    再加上之前几个月赚的9亿,未来科技现金流都达到18个亿,这还是投资了拳头公司一亿多。
    优团团购大扩张,又烧了一些钱。
    王君山笑道:“手握18亿,什么概念?”
    “超过京东全年的成交额!”
    “砸钱都能砸死他!”
    “不是不讲武德吗?不是搞排他性协议吗?”
    “咱们就以钱服人。”
    “对于3C、家电的大品牌,也不用T+30,T+20了,直接T+15!”
    “京东三十天结算,咱们就15天,快一倍。”
    “砸死京东!”
    “好,这样一来,刘董都得骂人。”
    唐智笑了:“若是京东跟,他们没钱,跟不起。除非继续压榨小品牌,T+60的客户变T+90、T+90的客户变T+120,但这不现实。”
    “若是不跟,眼看唯品会结算周期快一倍,那些签署独家协议的大品牌,也会心动,也会有想法。也会想明年是否继续签独家协议!”
    “京东若是想维系独家协议,那只能付出更惨重的代价!”
    王君山点点头:“没错,这就是阳谋!我倒是希望京东跟!”
    “是的,我也希望。”
    唐智会心一笑,明白了王君山的意思。
    天若使其灭亡,必先使其张狂。
    京东若是不跟,那也就算了,排他性协议提前结束,回归正当竞争。
    前世2007-2011年,都是京东排他性垄断时期。
    这个阶段,天猫还不叫天猫,刚从淘宝网拆分,取名为“淘宝商城”,做B2C,年成交额只有十几亿到几十亿。
    而淘宝网年成交额今年1000亿,明年2000亿。
    但这么多钱,都是千万卖家创造的,不属于阿里。
    只有淘宝商城的那点零头,是阿里的直接营收。
    眼下,淘宝商城的营收和京东差不多,但在3C和家电领域,差的太多。
    因此,各大品牌都和京东签署排他性独家直营协议。
    直到2012,淘宝商城改名为天猫,全面发力B2C,一切彻底变了。
    各大品牌见天猫来势凶猛,用户众多,纷纷改变态度。
    哪怕京东再三施压,都不和京东继续续签排他性独家协议。
    2012-2015年,各大品牌和京东、天猫签署双平台直营战略。
    2015年以后,再度发生变化,与京东、天猫、拼多多等平台,签订多渠道直营战略。
    不过眼下,还在第一阶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