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章 寒测与晨光 (第2/3页)
半前降到零下十五度,进行正式测试。”林辰在一旁介绍,“这些苔藓的孢子来自南极,经过培育后,目前能承受五度以内的温度骤变。”
李工点点头,接过小周递来的检测仪,仔细看了看上面的数据:“叶片含水量正常,细胞活性也不错。不过零下十五度是个坎,很多耐寒植物在这个温度下,虽然不会立刻枯萎,但根系会受损。”
林辰心里一紧,张教授却在这时开口:“李工放心,我们昨晚给苔藓的根系周围加了一层保温基质,既能锁温,又能保护根系不受冻伤。等温度稳定在零下十五度后,我们可以观测根系的活性。”
李工有些惊讶地看了张教授一眼:“这位是?”
“我是植物抗寒研究所的张启明,林辰的朋友,过来帮他把把关。”张教授笑着说。李工眼睛一亮:“原来是张教授,我读过您关于耐寒植物培育的论文,没想到今天能见到您本人。”
两人寒暄了几句,测试区的温度已经降到了零下十四度。陈峰在一旁喊道:“辰哥,马上到零下十五度了!”
所有人都围到了测试区前。屏幕上的温度曲线缓缓下降,最终停在了零下十五度。林辰的心跳得飞快,眼睛紧紧盯着那些苔藓。时间一分一秒过去,五分钟后,苔藓的叶片上结了一层厚厚的霜,却依旧保持着挺拔的姿态。
“小周,测一下叶片细胞活性。”李工吩咐道。小周立刻拿起检测仪,对准苔藓叶片。几秒钟后,检测仪上显示出一串数据。“李工,细胞活性百分之八十七,比预期的还高!”小周惊讶地说。
李工也有些意外,他接过检测仪,亲自测了一遍,结果和小周的一样。“不错,林先生,这苔藓的耐寒性超出了我的预期。”他转头看向林辰,“不过我们还需要做个持续测试,让它在零下十五度的环境里待十二个小时,要是能坚持下来,我们就可以签初步的合作协议了。”
林辰心里一阵激动,连忙点头:“没问题,我们可以实时监测数据,每小时给您发一次报告。”
“不用这么麻烦,我们在这里等就行。”李工笑着说,“正好趁这个时间,我们聊聊后续的合作细节。比如苔藓的培育周期、产量,还有运输方式——毕竟要运到南极,保鲜是个大问题。”
林辰和江宏远对视一眼,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兴奋。江宏远立刻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资料:“李工,您看,这是我们做的培育计划。按照目前的速度,一个月后就能批量培育,每月的产量大概在五百公斤左右。至于运输,我们打算用低温保鲜箱,里面加冰袋,确保运输过程中温度不超过零下五度。”
李工接过资料,仔细翻看着。张教授则蹲在测试区前,时不时用放大镜观察苔藓的状态,偶尔跟陈峰交代几句,让他调整一下测试区的湿度。培育棚里很安静,只有仪器的轻微蜂鸣声,和几人讨论的声音。
时间一点点过去,太阳渐渐升高,透过棚顶的玻璃,洒下温暖的阳光。测试区的温度一直稳定在零下十五度,苔藓的状态依旧良好。中午的时候,陈峰去附近的餐馆买了盒饭,几人就在培育棚里简单吃了点。
下午三点,小周再次检测苔藓的细胞活性,依旧保持在百分之八十五以上。李工放下手里的资料,站起身说:“林先生,测试结果很理想。我现在就可以跟你签初步的合作协议,等这批苔藓培育成熟,我们先采购两百公斤,送到南极科考站进行实地测试。要是实地测试通过,我们就签长期合同。”
林辰接过李工递来的协议,手有些发抖。他仔细看了一遍,确认没有问题后,在乙方的位置签下了自己的名字。李工也签上字,把其中一份递给林辰:“林先生,合作愉快。”
“合作愉快!”林辰紧紧握着李工的手,眼眶有些发热。前世的遗憾,这一世终于弥补了。他不仅培育出了耐寒苔藓,还提前和南极科考队达成了合作,离梦想又近了一大步。
送走李工和小周,培育棚里只剩下林辰、江宏远和张教授。“辰哥,我们成功了!”陈峰激动地跳了起来,江宏远也笑着拍了拍林辰的肩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