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3章 除旱魃:九龄泉 (第1/3页)
陆东阳把陈九龄请上马车,亲自执鞭赶路。当陈九龄得知景王殿下亲临郓城救灾除恶,还给他父亲翻了案,心中激动不已,赶紧跪地磕头:“景王殿下一心为民,草民感佩至深,草民愿为殿下、为郓县百姓效犬马之劳。”
崔一渡扶他起身,温言道:“老人家不必多礼,百姓受苦,本王亦寝食难安。”
陈九龄点头哽咽:“请殿下放心,草民就算耗尽心血,也要寻到水源根脉。”随即指向西南山麓,“那处山麓地气湿润,土色深褐,十有八九藏着暗流。只要依古法勘测,凿石引流,必见水痕。
“这旱魃凶恶,是天灾人祸凑一起了,但只要官民齐心,就算焦土千里,也能挖出甘泉。我这一生踏遍山川,识得百水,从未见郓城百姓如此坚韧。为这方土地,为这些盼水如命的乡亲,我也定要拼上一回!”
陈九龄说得动容,崔一渡紧握住他的手:“有先生这般赤诚,何愁旱魃不除!即刻调集民夫,依您所言开山导流。”
他转身下令,声音铿锵:“凡阻挠治水者,不论身份,一律按抗灾律处置!”
陈九龄带着一队民夫走向西南山麓,手持铁钎、锄镐,沿途百姓自发赶来,肩挑背扛,送水送饭。
刘二拐扔下拐杖,拄着竹竿在队伍后头跟着,嘴里喊着:“我这条瘸腿还能走!挖出水来,我也要喝个饱!”
人群沸腾起来,孩童们举着小木桶奔跑传话,妇人们将最后一瓢清水倒入共用的水缸。
陈九龄却指着崖壁上的青苔,对众人说道:“你们看这些苔藓,只生在北坡阴湿处,说明山体里藏着活水。”
众人一番搜寻,果然在半山腰发现一处渗水岩缝,水珠像断线的珍珠往下滴。
陈九龄蹲在岩缝前看了半个时辰,忽然拍手道:“有了!”他让陆东阳召集二十个青壮,先在岩缝下方挖蓄水池,又让人砍来毛竹,劈成两半做成竹槽。
可当竹槽接好水,水流却细得像丝线——原来山体内的泉眼被碎石堵着,渗水不畅。
有村民提议炸开岩石,陈九龄却摇头:“山体松动恐生塌方。”他带着人沿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