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章 公孙苍毫,文事 (第2/3页)
最适合的就是用来印刷。
秦始皇是挥毫泼墨。
一笔一划都很认真。
写的也是个【秦】字。
只不过是隶书的写法。
显然也是花心思学习过的。
作为处处求新求变的皇帝,秦始皇很喜欢看书,也愿意花时间去琢磨。在他的卧榻之处,皆有堆积的书籍。每当有空,他总会翻出来看看。
“这是你整理出的隶书。”秦始皇捋着胡须,放下毛笔道:“朕问过赵亥,他说以隶书印刷要远优于小篆。隶书化繁为简,化圆为方,便于刻字。朕也认为可行,后续便可将字板送至各个郡县。由郡守负责印刷,将律令传至每一寸土地!”
秦始皇双眼放光。
好似看到了无数斗食小吏奔走各地。
他们手握木牍,捧着簿册宣扬律令。还有无数弟子头戴木冠,在学室中捧着书籍诵读律令。
一切的一切,皆在他的眼中。
他看到秦国变得空前强大!
是他亲手打造出的千秋盛世!
足以在历史长河中,绽放荣光!
“会有这么天的。”
“只是需要逐步推行。”
公孙劫自信点头。
两人同时伸出手来。
紧紧对握!
就如在邯郸的那一晚。
公孙劫虽处囹圄,可出什么大事也都知道。秦国当务之急是重整农事,整顿吏治。同时将诸侯旧有的城防摧毁,还要征调民夫徭役兴修官道……
总之,秦国还有很多事要做。
公孙劫也是当上相邦后,才知道这位置有多扎屁股。很多决策不是一拍脑袋就行的,有的对国有利对民无利,有的会损害部分人利益……很多时候,都要做出取舍。
说是呕心沥血也不为过。
看看王绾也就知道了。
“还有……”秦始皇神色变得有些落寞,叹息道:“朕昔日派五大夫翳为使,自陇西继续向西而行,耗费数年终于是抵达至昆仑。可惜未能求得仙药,无功而返,只在昆仑山脚留下篇石刻。”
“嗯。”
公孙劫若有所思。
因为他的缘故,很多事都变了。
他记得后世在青海就有篇石刻。
刻的就是秦始皇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