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章 监狱里面都是人才,隶书 (第2/3页)
依旧只吃着鸡翅膀。
看着将闾狼吞虎咽的模样,内心深处还是暖暖的。这小子虽然憨厚耿直了些,却是相当的重情义,这种情感在宗室内就显得很难得。
也不枉费他多年教导。
吃完鸡翅,他接过温热的绢帛擦拭。翻看起簿册,同时提笔而书,“程君,你看我这写的如何?可有几分佐书的风范?”
“丞相字锋有力,邈不及也。”
公孙劫笑了笑。
“佐书这名字不太好听,程君与我现在皆是隶臣,程君此前还是狱吏。主要还是程君编纂整理,我看以后不如更名为隶书。”
如果对古字有些研究的话,便知道他现在写的其实就是隶书。很多人都认为是程邈创造出隶书,这就夸大其功绩了。
就如蒙恬造笔,皆是谣言。
程邈并非造出隶书,而是整理。
蒙恬也非造笔,而是改良。
会有这些创造,其实还和法家有关。稍微了解的,就知道后世出土的很多秦简,其实都是用的佐书。
这是因为篆书太过复杂,而佐书则是化繁为简,以书写效率为先。而法家素来主张文书行政,像狱卒这种基层秦吏都要有手速记的能耐。
是谓隶书者,篆之捷也!
让他们用篆书就是强人所难。
所以,他们都会以佐书而写。这就导致后世出土的很多秦简,基本都是佐书。只有极其正式的官方文书,才会使用篆书。
程邈原本是下邽狱吏,因为在昌平君这事上遭到牵连,就被关押在云阳。他终究是有真才实学的,经常协助狱卒处理政务,靠此法过的还算不错。
随着处理的文书增多,程邈便发现狱吏们的佐书很不错。所以他每日都会编纂整理,并且是演化篆书。这些年来已经有所收获,整理出了两千余字。
公孙劫翻看着书册。
这些都是程邈编纂的字帖。
秦隶去繁就简,字形变圆为方,笔划改曲为直。字迹工整有力,笔画浑厚。纵横奔放,浑厚凝重。
公孙劫主动会来云阳,其实也是想看看程邈,毕竟监狱里面都是人才。他想过直接推行简体字,写了些还让张苍品鉴,结果被他批的是一文不值。
不论是小篆还是隶书,还是以象形为主。直接推出简体字,等同于是让秦国上下所有人重新学。
公孙劫记得后世还提出要搞二简字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