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章 封建VS郡县,一国两制? (第3/3页)
决心。
    而且,他们显然忘记了些事。
    “禀上,臣以为不可!”李斯坚定走出,铿锵有力道:“昔周天子所封子弟甚多,然三代之后疏远,相互攻伐如仇寇。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,皆为郡县。若因地方偏远而分封公子,三代之后恐怕又生叛乱!”
    声音洪亮。
    此言一出,朝堂气氛变得无比诡异。他们面面相觑,越来越多的人站出表达看法。但支持王绾的,明显是更胜一筹。
    王绾所言与儒生不同。
    他是结合了秦国现状,决定走一条符合秦国的特色郡县制。结合了分封的优缺点,为秦国考虑甚多。
    公孙劫静静的看着他们表演。
    纵观历史,封建和郡县都在互相制衡。就拿西汉时期的郡国并行制,确实挺好。可结果就是各种叛乱,并且和中央有着利益上的冲突。
    人家是天高皇帝远。
    会服你相隔千里的皇帝?
    所以,文帝时期就开始削藩。
    景帝采晁错建议,引发齐国叛乱。
    至武帝时期,则施行推恩令。又制定左官律、附益法削弱诸侯势力,到武帝晚年时期,封国已无行政职能。昭宣之后,封国等同郡县,郡国并行制实质转变为单一郡县制。
    两晋时期又搞了藩王。
    结果就是八王之乱,五胡乱华。
    再到唐朝时期,他们管理藩王的制度就很有意思。没有实际封地,只享受食邑和俸禄。可后来又搞了个节度使,这和藩王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。
    宋朝时期的藩王武将则被限制的死死的,可这时候的外敌又来了。等明朝上位,藩王制度又死灰复燃,他们享有封地、兵权,并且能够世袭。
    相较于裂土封王,公孙劫更倾向于是郡县。在他看来,封建完全就是在开历史倒车。
    秦国好不容易平定诸侯。
    现在又要复立诸侯。
    这不是给子孙后代埋雷吗?
    没错,这是有好处。
    但坏处也不少!
    秦始皇抬手轻叩木案。
    全场顿时寂静无声。
    他的目光又落在公孙劫身上。
    “丞相,你以为如何?”
    这一刻,百官皆是看向公孙劫。
    是啊!
    公孙劫又有何看法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