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2章 少年将军李信,兄弟阋墙 (第1/3页)
    众人行至食堂。
    秦王政位居主座。
    两旁还有寺人恭敬伺候。
    “丞相治理内政。”
    “对外征战,也不能落下。”
    “丞相断言赵国将逢大灾。”
    “寡人信你!”
    公孙劫微笑示意。
    经常打仗的就知道句话。
    兵贵神速!
    就按史书上记载而言。
    邯郸发生旱灾和蝗灾。
    密探将消息传至咸阳。
    君臣再召开廷议。
    秦王政拍板决定伐赵。
    王翦作为上将军出征。
    再调配兵力讨伐。
    前后少说得要大半年。
    也别觉得奇怪。
    这年头打仗就是这样。
    历史上就是十七年生灾。
    秦国十八年出兵。
    直至次年才顺利破赵。
    公孙劫的到来就变了。
    赵国还未生灾。
    他们就提前吞兵备战。
    这可是具有战略意义的!
    面对秦国这些年的进攻。
    赵国一直都没吃多少亏。
    不仅仅是李牧指挥的好。
    更因为公孙劫在幕后调动。
    让赵国总能抢占先机。
    彼时李牧就称赞过他。
    说他是运筹策帷幄之中,决胜于千里之外,一人就能胜过五万魏武卒!
    这就是穿越者的好处。
    依靠对历史的熟悉,提前布局。
    “按你上次所言。”
    “秦军将南北夹击邯郸。”
    “南路军由杨端和与羌瘣(hUi)率领。”
    “他们将猛攻邯郸和东阳。”
    “北路军由王翦亲自坐镇。”
    “另外,搭配中郎将李信。”
    “由李信率太原,云中两郡兵力。”
    “截断邯郸和代地的联系。”
    “迫使赵国陈兵于中山地!”
    “趁着他们饥荒,耗死他们!”
    “大王英明!”
    公孙劫抬手附和。
    这些人员安排和他想的差不多。
    也很符合秦国用兵的特点。
    往往都是老将带新人。
    王翦就不提了。
    与他一路的李信则是位名人。
    并且被秦王极其重视。
    称他为秦国少壮派之首!
    此次伐赵是李信首次领兵。
    可却作为军中裨将。
    主要还是李信很有本事。
    年轻气盛,精通骑射。
    此前狩猎,他一箭射杀猛虎!
    让秦王都出言赞赏。
    李将军果势壮勇!
    秦王手底下有很多郎官。
    可参与伐赵主力的只有李信!
    可以说是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