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620章 老汉陆运粮 (第1/3页)
他猛地转身,走进指挥部帐篷,他不能再仅仅请求调配仪器,而是要在报告中着重强调了因测量标准不统一,导致的工程性风险和巨大的人力资源空耗。
“……若因测量基准不一,致全渠水系无法贯通,则百万民工汗水恐将东流。
眼下数千劳力困于现场,进退维谷。
非但我县工程受阻,更将连锁拖累下游诸县进度。
情势已非一县一器之困,实关乎整个区域会战之成败。
恳请陈书记洞察,或协调高精度仪器,或指示应急良策,以解燃眉之急。”
冯大勇将写好的报告仔细封好,盖上指挥部的红印,递到通信员手中。
“小赵,你立刻出发,去专区。
告诉专区的同志,这是桃源段的紧急军报,务必、立刻呈送京州,交到陈书记手上。”
通信员脸上闪过一丝疑惑,他下意识地瞥了一眼指挥部角落里那台老旧的摇把式电话机。
冯大勇立刻捕捉到了这个眼神。
“别指望那玩意儿。” 冯大勇指着电话,语气里带着无奈,
“我试过了,从咱们这儿要通专区,得先经县总机,再转市里,层层绕接,光是等接通就得小半天。
就算侥幸接上了,里面杂音比人声还大,喊破嗓子也说不清这水平仪怎么坏的、渠道坡降要求是多少,万一中间哪个环节断了线,更是叫天不应。”
冯大勇重重拍了一下小赵的肩膀:“现在,只有这白纸黑字的报告,能把咱们的难处原原本本地摆在陈书记面前。
你,就是咱们工地现在最快的‘无线电’,记住,路上不许耽搁。”
冯大勇走出闷热的帐篷,望着小赵远去的背影消失在尘土中,又回头看向这片陷入停滞的工地。
心中的焦灼如同这七月的烈日,炙烤着他的五脏六腑。
工地的停滞,压在每个人心头。
日头依旧毒辣,但比天气更让人煎熬的,是那股子有力无处使的憋闷。
技术员们围着那堆“废铁”愁眉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