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2章 有贤西来 (第2/3页)
春光明媚,莺歌燕舞,还是别把大好时光浪费在张昭这老儒身上了!
……
……
“对酒当歌,人生几何!”
“譬如朝露,去日苦多。”
轻轻的吟诵声自马车传出。
间或有中年男人的嗟叹声夹杂其中。
直到马车停在一片田垄前,时吟时叹的声音方才消停。
一名缁冠深衣的青绶汉官早已迎立在车外。
但车内之人久久不曾下来。
青绶汉官见状,不以为忤,反而主动迎上去,喊道:
“卢公既已西来,何必迟疑?”
“令考昔年与昭烈皇帝的师徒名分,今上也是承认的,也早就有意征辟卢公入朝。”
“单这一点,卢公便没有性命之虞,何至于不愿出来见一见故旧呢?”
坐在车上的中年人,也就是大儒卢植之子卢毓了。
闻言苦笑道:
“非不愿见故人。”
“实在是我深知脚下乃汉土,一旦踏足,便无法回头了。”
“但我半生仕于魏,便是感叹时日蹉跎,念的也是魏武帝的诗。”
“就怕将来说错话,做错事,招惹祸事。”
那青绶汉官知道卢毓此言的重点,其实还是在最后一句。
原本青云直上的他,就是因为在曹丕那里说错了话,以至于蹉跎了好些年,不得重用。
正是一朝被蛇咬,十年怕草绳。
当下屏退左右,又靠近到车门前,稍稍低声道:
“若如此,卢公就更不必担忧了。”
“今上,诸葛丞相,包括在下将要引见的朐侯,都不是迂腐保守之人。”
“别说吟诵曹氏的诗句了,便是将其生平所著的法令、兵法一并抄写出来,也都是无妨的。”
“不瞒卢公,年初的时候,朐侯便出资在本地建造乡校,造书楼储藏书籍,供乡士借读,当中就有曹氏作注的《孙子兵法》。”
“据说丞相的床头上,还一直压着此书,不时翻阅。”
“昔年曹氏的《求贤令》更是经过修改之后,作为朝廷的正式法令颁布天下。”
“诸如此类取他山之石攻玉者,比比皆是,卢公之忧,乃杞人之失也。”
卢毓这才推门下车。
然后便看到了面色红润的石韬石广元。
目光落在对方腰上的青緺绶,不免有些羡慕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