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1章 司马懿发起了进攻 (第1/3页)
    上官崇在城上已经盘算清楚司马懿本部兵马数量。
    足够对抗诸葛亮的中军。
    加上张郃那部人马,固然能形成绝对兵力优势,直接左右包夹汉军。
    但诸葛亮又不是瞎子。
    如果劣势太大,他怎还会傻傻地钻进魏军的口袋阵?
    所以在上官崇看来,张郃最好的去处还是跟吴质合兵一同对抗张飞。
    或者换过来,司马懿跟吴质合力拖住张飞,由张郃来对付诸葛亮。
    不过上官崇并未再次开口反驳太守。
    因为这一条连他自己都搞不清,何必呢?
    而且说到底,不管外头各方如何计算,都不是他们这些困守城内的人能够干涉的。
    便继续道:
    “府君所言甚是!”
    “而这正是下吏不赞同城中出击的原因所在。”
    “敌军行进过程中所暴露的战机,稍纵即逝,需要仔细把握好出击时机,不能早也不能迟。”
    “司马公既然没有提前安排城内出击,说明已经提前计算好时间、路线和兵力,无须我等画蛇添足。”
    “若擅自出城,说不定正好挡在司马公进攻的路上,或者吸引诸葛亮来袭击城池……岂非弄巧反拙?”
    任嘏听到这里,不禁感慨道:
    “多亏有上官主簿提醒,否则我就要耽误大事了!”
    其实他本就不想出战。
    不过是怕被人指责怯战罢了。
    有了上官崇这番当众解说,他接下来就能心安理得,稳坐城内。
    于是下令城中士兵们不管接下来发生何事,都紧守勿出。
    既然不知兵,那就少做少错,不做不错。
    如此一路观望到日中,战局果然如上官崇预料,起了变化。
    却是先从张飞吴质那一路对阵开始的。
    “鸣金收兵吧!”
    吴质回头对一员裨将道。
    “你部人马转为前军,渡河后速速退入闻喜城……记得叮嘱县长提前烧好热水!”
    那裨将有些迟疑:
    “可司马公不是让我等退至北岸与胡将军汇合吗?若入城的话……”
    吴质顿时黑脸:
    “闻喜难道不在北岸吗?”
    又指着头顶的太阳:
    “日已偏西,我坚持到此刻才退,对得起他司马仲达了!”
    言罢打马便走。
    裨将无奈,只得遵命而行。
    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