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4章 逢山开路 (第2/3页)
    这就是河东郡和河内郡。
    这就是古人强干弱枝的智慧。
    而这种智慧远不止体现在州郡的划分上。
    往下到县乡这一层,同样有类似的操作
    比如说,河东郡的端氏县。
    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。
    端氏赖以为生的河流,是太行山脉中部的沁水。
    沁水的总体流向,位属并州的上党郡。
    唯独在端氏这里,突然抠出一截,划归了太行山西边的河东郡。
    都是一个道理。
    当然,这种抠截并非毫无根据。
    因为端氏往西,有一条道路能穿过太行山,直达大山西麓的浍水河源头。
    顺着浍水继续东下,就能到达绛县。
    正是麋威当下所在的地方。
    而这条横穿太行的路线,正是麋威的进军计划所在。
    “昔年长平之战,秦将王龁便是走端氏去往上党,占领长平。”
    “正是你我脚下的道路……”
    山道上,邓艾口齿伶俐地跟姜维论述古战事。
    姜维正凝神观察着脚下蜿蜒的山路。
    闻言目光一闪,接口道:
    “不错,王龁正是经此道东出上党高地,连破廉颇的二樟城和光狼城,逼迫老将退守丹水东岸,坚壁而守。”
    “此路虽险,却是沟通河东上党之捷径。魏军以为凭恃太行天障便能隔绝我军于河东,殊不知卫将军熟知古今地理,早就从先贤那里获得破踏破此障的路径。”
    邓艾先是微微点头,但很快又摇头道:
    “卫将军的见识固然令人惊叹。”
    “但我看那司马懿也非粗疏之将。”
    “之所以不在此道设防,一来是早前料定我军将要粮尽,与其分兵导致隘口和绛县防御变薄,还不如集中兵力,在关键据点多坚守些时日。”
    “二来,此地虽是去往上党的捷径,但其路险狭,尤甚于魏军从河内而来的轵关陉。”
    “若我军果真缺兵少粮,便是知道有此捷径,又如何敢冒险东出?”
    “此非其不察、不防,实为少算耳!”
    姜维想想,还真是这个原因。
    只能说卫将军不但在行军打仗上常常有天才之举。
    便是在后勤调度上,也有出人意料的手段。
    这两相迭加。
    真真是难以算计,防不胜防。
    思忖间,前方兵马突然慢了下来。
    两人对视一眼,迅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