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1章 渡河 (第2/3页)
算抛开肉身上的血缘纽带。
    对方依旧是一个值得自己尊敬的长辈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建兴元年(本故事是公元226年)八月仲秋时分,就在汉魏鏖战河东的间隙。
    已经病入膏肓的前司空麋竺,以擅长殖货为由,自请出河东担任盐官,主持开中法。
    其子卫将军麋威,弟庶民麋芳从行。
    作为一名曾经位列三公的重臣,屈尊担任盐官,不管怎么说都过于违背常理。
    但明眼人都知道,麋竺此举其实就是为了方便儿子出征河东,免得背负不孝的恶名。
    所以此奏只是隔了一日,便得到天子和台阁一致通过。
    并且加拜麋竺为朐[qú]侯,以表彰其舍己为公的大义。
    朐县,正是麋竺在徐州东海郡的故乡。
    临发,麋竺病情加重,连安车都不能坐,只能让人抬在担架上,缓缓走过渭桥。
    据从行的豫州主记室杨戏透露,临至桥前,卫将军麋威有意提早扎营,好让老父安养。
    彼时麋竺在担架上抬手北指,迎风三呼“渡河”,乃行。
    于是当日大军按时到达了原点的扎营地,不曾耽搁片刻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麋氏父子仲秋时分跨过渭水,不过五日后,就抵达猗县。
    也即诸葛亮的中军本部所在。
    之所以如此快捷,除了这时节水少便于渡河之外。
    更因自诸葛亮出兵河东以来,汉魏双方的战线便几乎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。
    但这不意味着双方罢战。
    相反,自安邑到闻喜一线,双方在涑水两岸修筑了密密麻麻的营寨、堡垒、角围。
    然后以此为基础,进行了长达数月的血腥攻防战。
    死伤数以千计。
    以至于麋威渡河之后,途径蒲坂县西边,位于涑水下游的张阳池时,竟看到了血流漂橹的惨烈景象。
    但于双方合共陈兵七八万的规模而言,这点死伤又似乎不值一提。
    若对比去年参战人数更多的关中大战,那更是凤毛麟角。
    但不论如何,出河东数月而无所进展,诸葛亮也好,张飞赵云也罢,都不免遭受了非议和压力。
    也就是魏延早前败了一阵,当下没有立场闹事。
    不然换将的声音都得冒出来。
    实际上,当麋威父子猗县以后,上上下下都开始关注其人与诸葛亮的交接。
    毕竟麋威虽然名位在诸葛亮之下,但单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