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8章 难题 (第3/3页)
法再调运足够三万大军一月用度的粮资来河东。”
    这次,胡济下笔有了些迟疑。
    而未等他写下几个字,忽有斥候匆匆来报:
    “丞相,河南急报!”
    “斥候目击大量魏军北渡陕津!”
    “关辅汉派舟师阻拦未果,只能确认是张郃的人马!”
    吧嗒。
    胡济的笔杆掉落地上。
    再也不能保持镇定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“丞相这是给我出了个难题啊……”
    麋威看着河东传来的诸葛亮亲笔信,久违地有了被人高估的感觉。
    其实单纯运粮,以秋后关中各地的仓储。
    咬一咬牙,还是能挤出一点来的。
    但麋威身处当下的位置,当然不能只看眼前的困难。
    实际上,随着河东方向的军报陆续传来,加上他的某些“先知”优势。
    已经渐渐看出魏军的作战意图。
    一句话:跟汉军拼消耗,拖时间,直到汉军粮尽退兵。
    正是去年关中之战时用过的老战术。
    但战术从来不分新旧,只论是否合适。
    而不同于关中之战时,魏军将胜负寄望于刘备之死引发的汉军动乱。
    这次魏军的胜负手,落在了最最基础的吃饭问题上。
    而偏偏,这是个自古至今,公认的大难题。
    正所谓民以食为天。
    又所谓三军未动,粮草先行。
    甭管你作战技巧如何高超,士兵装备如何精良。
    只要吃不上饭,那一切都是白搭。
    诚然,汉魏战争持续数年,魏军的粮食储备状况不见得就比汉军要好。
    但这里面,存在一个客观上,此消彼长的问题。
    具体来说,就是关中的得失。
    实际上,曹魏在中原战区的军粮消耗,大头一直是在支援西边关中作战。
    因为这数年间,关中天灾人祸不断。
    直到去年之前,根本没机会恢复民间的生产能力。
    偏偏因其重要性,不容轻失。
    砸锅卖铁都得去支援的。
    但随着关中易手。
    曹魏固然遭受了重大的战略失败。
    可也在短时间内甩脱了一个巨大而沉重的军事包袱。
    单纯供应三河地区的作战,不管是后勤难度还是实际需求,都是小于早前的。
    而汉军则正好相反。
    这意味着,短期内,处于进攻方的汉军,后勤压力反而要比防守方的魏军大得多。
    这正是这一战,魏军的胜算所在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【祝大家中秋节快乐!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