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2章 两弊相衡取其轻 (第2/3页)
落在丞相身上,短时内,将军反倒可以放开手脚做事了!”
    “此事于术势而言,是两弊相衡取其轻。”
    “于人情而言,则是舍一己而成全天下……如此器量,可谓贤人矣!”
    “说句诛心的话,若先帝在时,本不该让丞相来承受天下非议的!”
    言下之意,就是这种替将军们转移上下矛盾的高端操作,应该由皇帝亲自来做的。
    不过很显然,小刘远没有老刘的威望。
    只能由诸葛亮来顶梁。
    麋威摇头道:“揠苗助长便不美了。况且,陛下能配合丞相谋划,选用先生来主理此案,便算不负丞相的牺牲了。”
    “也是……”
    潘濬轻轻一叹,肃容道:
    “丞相不惜自己的名声,那我又何惜晚节呢?后续尽量将此事兜住便是。”
    “将来事,终归要以兵争的胜负来定论。”
    “若能胜,廖立的诬言不攻自破。”
    又指着麋威案上特意卷起的地图道:
    “具体是哪位将军出征,又如何征战,这些细节我就不过问了。”
    言罢,起身告辞。
    麋威亲自送出。
    两人走到门外,潘濬望着虽然残旧,但依旧称得上雄伟的长安城,停步道:
    “丞相此法虽能解燃眉之急,但时间一长,物议终究还是要转向出兵的问题。”
    “朝廷若要安抚关内,怕是要有所让利吧?”
    “当然。”麋威颔首道。
    “我今晨上表陛下,言及三事。”
    “其一,若战事顺利,后续可减免数年关内田租、户调,以增加民间积蓄。”
    “其二,宫中可仿照前例重立虎贲、羽林二郎职,以充实宫禁。”
    “今年这一批,优先照顾关内子弟。”
    这些都算题中应有之义,潘濬并未意外。
    “其三,我家大人以老病上书乞骸骨,朝廷已经准允。”
    “如此一来,司空的位置便空了出来,正好征辟关内大贤以充任。”
    潘濬闻得此言,再次露出意外的表情。
    良久才叹道:
    “说句冒昧的话,为师这辈子真正服气的人没几个。”
    “先帝算一个,丞相算一个。”
    “自今起,司空公也算一个。”
    送走潘濬后,麋威转回府内。
    仆人正在收拾桌案上的物什,唯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