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:
关灯 护眼
飞碟文学 > 季汉上公,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> 第286章 见微知著

第286章 见微知著

    第286章 见微知著 (第2/3页)

    因为既然大方向指向了河东。

    那今后囤积军资也好,修建工事也好,包括人事上的任命,也必然要向着河东方向倾斜的。

    而这些任命里面,又数冯翊郡太守最为瞩目。

    毕竟这里就是“河西”或者说“西河”所在,正与河东隔河相对。

    这日,姜维自兵营归来。

    见邓艾没有跟往常一样替麋威整理文书,反而在默背《蜀科》,不由摇头嗤笑道:

    “我知士载有二千石的志向,也知道朝廷如今取士不再全看经学和家势。”

    “但《蜀科》顾名思义,乃是早年先帝在蜀中因地制宜所造的律令。”

    “如今你要谋关内之任,岂能缘木求鱼?”

    “依我看,还不如去求一求卫将军呢!”

    邓艾闻言,放下书册,却不急着回答。

    反而在案板上取来一张空白的纸,抬笔唰唰地写下一行字。

    姜维上前低头一看。

    【德政不举,威刑不肃,此刘二牧之所以失益州也。】

    “刘二牧……”姜维嘀咕一声。

    很自然就联想到先后担任益州牧的刘焉刘璋父子。

    父子两代经营益州二十余年,本应根基深厚,难为外人所动摇。

    但实际情况是,先帝入蜀不过三年,就取而代之。

    益州大多数士、吏,非但不助刘璋抵御外敌,反而各种明投暗助,再不济也是半推半就。

    而究其原因,正如邓艾纸上那八字所言。

    德政不举,威刑不肃。

    再结合眼下情势。

    姜维自然明白其意指:

    “士载想说《蜀科》虽然制于蜀,但其威刑肃法之要旨,正合眼下乱世,故将来关中修订新律,必也与《蜀科》大同而小异?”

    见邓艾颔首,姜维却还是摇头道:

    “便是你熟读律令又如何呢?”

    “郡国之守相,职在治民、进贤、劝功、典兵禁、备盗贼、决讼检奸、劝民农桑、振救乏绝……可谓无所不管,无所不晓。若实在才器不周,那至少也该懂得知人善用,赏罚分明。”

    “岂能效仿区区文法吏,每天只对着律令死记硬背?”

    邓艾闻得此言,还是平静抬笔,又在纸上写下一行字。

    姜维又低头一看,发现这次是个问句。

    【高皇帝以三章之法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