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:
关灯 护眼
飞碟文学 > 季汉上公,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> 第276章 乐不思蜀

第276章 乐不思蜀

    第276章 乐不思蜀 (第2/3页)

两条诏令:

    其一,凡出城赴宴者,皆赐酒食。不论吏民,日落之前,去就自便。

    其二,凡归正者,即视为大汉之民。其都中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,如数保留、归还。一如昔年成都故事。

    这项“赏赐”,昨日就已经通过王照的渠道传入城中。

    今日再度当众复述一遍,依然引起了众人喧哗。

    如果说第一条无差别赐酒食,只是形式上体现了刘备的宽厚。

    那这第二条,则直接让城中大多数士民吃了颗定心丸。

    这不单单是因为刘备以天子诏书的形式明确了这项制度,所谓君无戏言。

    更因早在益州之战的时候,刘备就曾执行过类似的决策。

    那年攻下成都后,曾有人提议用成都的田宅来分赐诸将。

    当时赵云作为主要将领之一,主动出来驳斥此论。

    认为应该让益州人民安居复业,得其欢心,然后再行役调,方为长远之计。

    刘备依从赵云提议,归还了百姓田宅,于是有了后来蜀中大治。

    此后争汉中,争关西,到当下北伐入关,益州军团的后勤供应始终有保证。

    与当年的善待成都士民的计策不无关系。

    而有了这个前例作为参考。

    今日依例而行,可信度自然高。

    实际上,王照昨日得知此诏后,就当场称赞其堪比当年汉高帝与老秦人的“约法三章”。

    虽说有拍马屁之嫌。

    却足以反映人心所向。

    总之,二诏一下,今日节宴的气氛瞬间热烈了起来。

    百姓或是濯足于池边,笑语喧哗,安享密布战云下难得的一日安宁。

    或是席地而坐,就着暖阳,享用着汉军分发的酒食。

    来自蜀中的军士们成了最受欢迎的人。

    被关中父老团团围住,七嘴八舌地打听着当年成都“归还田宅”的旧事细节。

    甚至还有城中谋生的商贾、工匠、百伎,前来献宝献艺以讨赏。

    这给原本有些单调的节宴增添了许多色彩。

    也不知是谁先带的头,百姓洗沐之后,纷纷涌向轩榭,前来给刘备祝酒。

    面对热情的军民,刘备强撑着病体,在麋威的搀扶下,艰难地维持着坐姿。

    他苍白的脸上努力挤出和煦的笑容

    接受着一波波涌上前来叩拜祝酒的士民。

    每一次点头,每一次抬手示意,都耗损着他所剩无几的气力。

    诸葛亮和麋威等人既是忧心,又不忍打扰。

    蓦地,百姓中有人高声发问:

    “陛下今至长安,来日可会归还蜀中?”

    此问一出,不少心思细腻之人纷纷变色,或者干脆对那唐突问话之人怒目而视。

    当然要及时表现出愤怒姿态的。

    谁不知道刘备以汉天子之身还归大汉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