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5章 畏威不畏德 (第2/3页)
道:
“夏侯安西奉王命营建西京多时,城坚池深,官仓丰盈,守城不难。”
“但也只是守城不难而已。”
司马懿闻言与徐庶对视,蹙眉道:
“竟是连渭南都不可守了吗?”
“难。”郭淮沉声道。
“自蜀贼断绝陇道之后,蜀中与西域交流畅行无阻,其后经营了两三年,贼军甲、骑与日俱增。”
“反观我军痛失一臂,坐困关中,此消彼长,再图决胜渭南山川之间,未免痴人说梦。”
“倒是渭北平地利于胡骑往来交驰,贼军不便展势,难求速胜,或有转圜的余地。”
听到郭淮言之凿凿的说法,两人不禁各露忧惧之色。
当然,有人忧的是只能转圜,有人忧的是还能转圜。
而郭淮自然看不出某人的真心,反而认真请教道:
“听闻关羽麋威又出兵寇掠颍川,不知洛阳还能派来多少援军?”
司马懿呵呵一笑,未答。
徐庶主动应声:
“长安绝不可落入贼手,朝廷自然是倾力相救的。”
“否则陛下何以点司马公为将,又精挑五校锐士来援?”
精挑……那不就是没多少吗?
郭淮暗自腹诽,又听徐庶道:
“至于颍川,近来江东国主新丧,江防压力大减,陛下便抽调两万淮南兵马西上支援。”
“再加上贾使君和曹骠骑(曹洪)的人马,足以阻吓南阳之贼。”
郭淮这才微微点头。
比起那些好听的话语,他更关注实际的兵力数字。
而只有天子无忧,洛阳才能持续增援关中。
听到这里,郭淮已经心满意足,正欲督运一批粮秣军械西返。
哪知司马懿却以难得相聚,非要将他留下住一晚。
郭淮盛情难却,只能答应。
一夜饮宴不提。
到了翌日一早,郭淮匆匆洗漱一番,便要去河边督粮。
不料一出城,就看到大量兵马正在往河边渡口汇集。
再往北望,河中舟船如蚁,正将士兵分批运往对岸的陕津。
郭淮直接看傻眼了。
说好的增兵关中呢?
怎么都往北去了?
虽说从这里渡河,能够从大阳、安邑一线翻过黄河北岸的中条山,然后西转蒲坂津入关。
可这么绕路,图什么啊?
明明从大河逆流而上就能直接到达潼关。
何必翻山越岭绕路?
郭淮越想越觉得不是个事,立即往渡口急赶。
策马狂奔一段,一骑忽自渡口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