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8章 毒士遗计,饮鸩止渴 (第1/3页)
步度根是谁?
鲜卑的单于。
前代塞外霸主、弹汗山王庭之主檀石槐的孙子。
如今并州雁门、太原一带为魏国戍边的胡人猛将。
相应的情报一瞬间掠过徐庶的脑海。
而这些头衔里面。
“单于”之号虽能说明步度根的身份,却不足以证明他的实力。
首先,汉末三国时代的“单于”跟西汉立国之初的那些单于,什么冒顿单于、军臣单于完全不是一回事。
自汉武帝对匈奴犁庭扫穴之后,汉朝经历两三百年的强势,漠南的那些匈奴、鲜卑等游牧部族的头人,往往要获得汉家天子的准允,才能被承认为“单于”。
否则就是不知礼仪的蛮夷,是人人得而诛之的寇类。
那个四十万胡骑围困汉天子,对汉太后公然开黄腔的年代,早就一去不复返了。
自那以后的单于,贤王,与其说是草原的王者,不如说是汉家天子的草原总督。
步度根这位鲜卑头人,当下就差不多是这个情况。
但与此同时,获得曹丕承认的草原头人却远不止他一个。
而是至少三个。
分别是步度根、轲比能、素利。
这当中又以活跃于幽州代郡、上谷一带的轲比能实力最强。
是的。
步度根作为檀石槐的亲孙,名义上弹汗山王庭的正统继承人。
实力居然比不过小部落出身的轲比能。
以至于要通过内附曹魏来寻求自保。
可谓尴尬至极。
由此也可见“单于”的名号已经贬值到跟汉末三国的各种杂号将军一样。
听上去好听,实际上权力大小全看朝廷差遣和麾下兵力。
后世的鲜卑诸胡情愿另造一个“可汗”来称呼他们的王者,大概也与此有关。
那么回到眼下。
步度根的使者这次奉命入使,首先当然是来请求大魏皇帝主持公道的。
因为在这年早些时候,轲比能趁着曹魏向南用兵之际,再次入侵步度根和素利的地盘。
二人与轲比能交战多年,损兵折将,早就不是他的对手。
不过,就在步度根使者请求魏国帮忙“讨逆”的时候,曹丕突然开声了:
“故太尉、肃侯、贾公去年的提议,步度根考虑得如何了?”
此言一出,徐庶心中蓦地一咯噔。
他想起了去年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