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:
关灯 护眼
飞碟文学 > 季汉上公,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> 第239章 我曹丕绝不生气

第239章 我曹丕绝不生气

    第239章 我曹丕绝不生气 (第2/3页)

    就连堂中执掌御前礼仪的侍御史们都不敢上前喝止。

    生怕招惹上麻烦。

    毕竟,这是一个尚在人世的前朝皇帝。

    而且还是在位超过三十年的天子。

    不少人都曾与他有君臣的名义。

    眼见朝廷秩序濒临失控,作为三公之首的钟繇不得不出来喝止。

    但议论声虽然压下去,众人脸上或是期待,或是惶恐的神色却是无法遮掩的。

    曹丕见此情状,不得不表态:

    “仲达所言,不无道理。”

    “只是朕已经准许山阳公安居于浊鹿城,今又劳之,岂非失信于人啊?”

    群臣闻得此言,哪还不知曹丕已有退让之意?

    无须三公或司马懿等近臣带头,纷纷直言山阳公已为人臣,食君之禄,当为君分忧,岂有失信之论?

    刘备窃据汉室名号,正该他这个故汉正朔出来澄清事实,免得天下人被刘备蒙在鼓里。

    曹丕从谏如流,一时间,东堂内又恢复了贤君良臣,众正盈朝的局面。

    而太尉钟繇则打铁趁热,提出让荀、崔的剩余族人出面邀请山阳公入洛,以示朝廷绝无听信谗言的意思。

    但这一次,曹丕却直接黑了脸:

    “钟公自处嫌疑之地,不能替朕平息众议也就罢了。怎还要给罪死者招魂呢?”

    “若朕应了你这一条,是不是还要给魏讽那等逆贼平反啊?”

    钟繇大惊失色,当场顿首于地。

    而群臣再次鸦雀无声。

    这位大魏天子,果然还是怒了。

    也果然忌惮檄文所列的旧人。

    徐庶冷眼旁观至此,心中暗暗发笑。

    却不妨碍他立即出来给他“暗投”的钟繇打掩护:

    “臣冒昧以奏。”

    “今岁是诸中正官重定乡品的关键之年,本就人人忌讳流言蜚语。”

    “此番蜀贼谬论在洛中广为流传,固然与敌军细作有关。但这里面,未尝没有某些人为一己之私,暗中推波助澜!”

    “臣请陛下明诏彻查此事,不使忠者失言,奸者得利!”

    此言一出,果然再度引起堂中杂议,引得曹丕凝目。

    如果说司马懿的建议是从敌国立论的根本予以还击。

    那徐庶的建议则是在传播途径进行亡羊补牢。

    片刻后,曹丕扬声,却是反问徐庶:

    “卿如今乡品几何?可入上三品?”

    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