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3章 分歧 (第3/3页)
洛阳宫城,建始殿。
一身素服的曹丕望着颤颤巍巍下跪的贾诩,神色时阴时晴。
且说,自六月以来,曹彰突然暴毙,曹丕已经“悲痛”了好些时日。
今天好不容易获悉淮南大胜的捷报,本想与群臣同喜同贺。
没想到一上来就被贾诩泼了盆冷水。
不过考虑到对方年七十有七,功高劳苦,又实在不好发作。
便只能好言挽留,说朝廷还需依仗太尉老成持重云云。
然而向来处事圆滑的贾太尉,今天突然变得锋利起来:
“臣的才能,上不足以规劝君王,中不足以纠察奸佞,下不足以安抚黎庶。”
“今医者言臣阳寿将尽,徒留无益,还请陛下念在臣这些年的劳苦,准臣乞老。”
曹丕听到“规劝君王”一说,便下意识皱起眉头。
众所周知,曹丕代汉称帝,是很需要通过一两场军事胜利来强化自己的权威和统治合法性的。
偏偏贾诩又是出了名的“主和派”。
或者说“休养生息派”。
两人从一开始就存在政见上的分歧。
只不过贾诩素来圆滑,所以双方一直能相忍相容。
但自去年冬天曹休南下皖城以来,随着魏军在淮南战场先大败后大胜,矛盾终于彻底激化。
具体来说,就是曹丕打算加大淮南方向的军事投入,直到渡江攻入建业,或者擒获孙权。
以此彻底瓦解江东政权。
而贾诩则不认为淮南这场胜利足以扩大为一场灭国战。
主张见好就收,甚至可以考虑重新交好孙权。
以此转头防备更具威胁的刘备。
曹丕当然知道刘备的危害更大。
但这不是打了两年没打赢吗?
再这么输下去,他这个大魏天子还要不要当了?
当然,这种话肯定不能明着说出来。
更不能对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太尉明着发作。
以免落下恶名
所以曹丕干脆避重就轻:
“太尉说纠察奸佞,却不知奸佞何在啊?”
闻得此言,贾诩重新抬头,颤颤巍巍地指着下首一人:
“此人便是朝中奸佞!”
众人循声望去。
赫然正是右中郎将。
徐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