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2章 田租户调 (第3/3页)
咽了口唾沫,道:
“不意将军竟对魏制有兴趣?”
麋威噙笑道:
“它山之石可以攻玉,听听无妨。”
典农都尉已经彻底不知麋威葫芦里卖什么药了。
但这种事本就不难打听到,没有隐瞒的必要,便当场侃侃起来。
原来东汉的明面上的田租虽然较轻,大概十五税一到三十税一之间。
但田租之外,农民还要缴纳口赋、算赋等丁税,或者说人头税。
这种税款往往以货币形式征收。
到了东汉末年,统治秩序失控,铸币体系崩溃,农民早已不堪重负,逃亡者甚多。
所以曹操便下令将人头税改为按户征收的户调,且以实物代替货币。
规定今后每户每年缴纳绢二匹、绵二斤,以此取代原本的口赋和算赋。
田租也调整为每亩四升。
这样一来,不但减轻了农户的负担。
而且因为相比起“丁”,“户”的流动性相对低。
更有利于保证征调的稳定性。
麋威听典农都尉叙述,不难看出对方语气里的暗含的赞许。
却仍是不动声色。
等对方一通介绍完了,才冷不丁道:
“我有一问。”
“众所周知,按户征调,那便是不管户中丁口多寡,统一征收额度。”
“地方大姓、豪右本就有隐匿户口、强占土地的陋俗,如此一改,只怕会变本加厉了吧?”
典农都尉:“确实此虑!所以先帝……呃曹公昔年也曾多次下令严惩兼并之事。”
麋威:“成效几何?”
典农都尉:“……总比桓、灵之时要好些。”
麋威点点头,道:“但这些田租户调,只适用于有地的编户之民吧?”
典农都尉:“当然。在民屯耕作的都是无地游民,自是另有算法的。”
麋威:“却不知如今豫州各郡,有地之民还剩多少?其中豪右多少,闾左又是多少?”
典农都尉闻言一怔。
也不知是被这个过于考究细节的问题给难住,还是想到了些什么。
但就在此时,斥候负责人詹思服忽然亲自入报。
一上来就对那典农都尉怒目而视:
“将军,此人貌忠实奸!”
“他故意留在城中,又是掩埋尸体,又是捐家劳军,其实是给魏军撤入昆阳拖延时间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