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4章 诸葛瑾的邀约 (第1/3页)
    章武二年冬月初。
    临近年关,各地上计吏纷纷入朝。
    而本该最繁忙的三公府第,空置的太尉府且不论。
    司徒许靖却是早就病的不能下床。
    就连品评士人的日常爱好也彻底停下。
    每日进去司徒府的除了医者,便只剩递送药材的仆人。
    能不能熬过这一冬,就看天意了。
    与之相比,相距不远的司空府就热闹多了。
    堪称门庭若市。
    每日都有各地应征而来匠人加入。
    后来地方不够住了,干脆在对街另置了一片空地,作为研发新纸的工场。
    而这还真不是某对父子滥用职权,趁机搞什么季汉房地产。
    因为按照后汉制度,司空的主要职权是“掌水土事”。
    凡是跟营建有关的事务,理论上都归司空管的。
    当然了,谁都知道麋竺这个司空就是挂名享受待遇的。
    反正不至于较真就是了。
    这日,又有一车药材运抵三公府邸附近。
    却难得不是进入司徒府,而是转进了造纸的工场。
    “这就是黄蘗?”
    麋竺看着满车树皮,揉了揉鼻子。
    树皮都是新鲜的,单闻一片,有股独特的香气。
    但整车堆在一起,就相当刺鼻了。
    麋威同样适应不了黄蘗的气味。
    但为了早日“躺平”,此时只能坚持下去。
    便道:
    “山中人多以此物治痢疾、口疮,也有熬汁用来驱虫的。”
    “儿子想,黄蘗汁既然能驱虫,若用来浸润麻纸,说不定也有防虫蛀的功效,让纸张变得更耐用?”
    麋竺并不知道这就是“黄麻纸”的正确答案。
    更不知道什么叫“小柏碱”,以及它有何种化学性质。
    只觉得儿子的说法似乎有点门道,不妨一试。
    试验新技术嘛,本来就是将各种可能性都尝试一遍,然后选择最优解。
    反正闲着也是闲着。
    于是转头便命人将这车黄蘗搬进去熬汁了。
    麋威并未跟进去工场。
    出门后,他看到随行而来的“书佐”诸葛乔,道:
    “永昌郡今年上贡的黄蘗只有这一车吗?”
    诸葛乔闻言下意识挺直腰板,恭恭敬敬道:
    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