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4章 密云终雨 (第3/3页)
原阳曲,故升格为太原王。
    郭淮顿时气笑。
    至此,他总算明白对面跟他一样,都在虚与委蛇,以此消磨时间。
    说不定对面也有懂《易》的算了一卦,也得了个“密云不雨”?
    只是印象中,赵云应是个持重的宿将,言辞不该这般轻佻才对。
    于是留了个心眼,翌日假借谈投降条件为名,遣一使者去敌营,顺便窥探敌军动静。
    半日后,天上风雷大作,雨水倾盆而下。
    使者冒雨狼狈而归,说自己未到敌营,半路上偶遇征蜀护军夏侯儒的信使。
    自张既死后,夏侯儒便和将军费曜一同留守冀城,跟郭淮东西呼应。
    郭淮心中一沉:
    “冀城怎么说?”
    信使抹了一把脸:
    “赵云正在渭北攻城略地!”
    原来,就在郭淮跟敌营某个假扮赵云的人互通书信期间。
    赵云已经潜渡北上,捅穿了郭淮布下的三条甬道防线。
    其后一路平定了新阳、显新等县。
    眼下正往清水进军。
    而其所过之处,大量羌氐部落归附。
    夏侯儒几次想出城报信,竟遭到城内大姓的阻拦,直到昨日发狠杀了好些人,方才成功。
    但夏侯儒也直言,自己在冀城已经尽失人心,短期内无力出兵,问郭淮怎么打算。
    郭淮又惊又怒:
    “张德容在世时,没少笼络本地大姓,彼辈怎也跟羌氐一般首鼠两端?”
    信使道:
    “据说姜维奉刘备之命,说服其宗族投刘……”
    刘备!
    郭淮懊恼一叹。
    又疑道:
    “赵云兵锋自显新转清水,必须途径略阳,他怎么跳过此地不攻?”
    信使道:
    “据说马岱奉刘备之命,早就说降了略阳氐人,赵云大军刚刚渡过渭北,便举县皆反……新阳、显新正是在前后夹击之下,迅速投降。”
    又是刘备!
    郭淮已经有点厌倦听到这个名字了。
    揉了揉发胀的脑袋,道:
    “那赵云突然窥破我虚实,总不能也是得到刘备提醒了吧?他的人马还在河西!”
    信使不能答。
    倒是旁边一军吏闻言,若有所思道:
    “前番那麋威流窜与关中陇右之间,来无影去五踪。其最后一次现身,竟已是仲春之时……说不定他后来又流窜回陇右,给赵云报信?毕竟他多次入关,或已经探清虚实。”
    郭淮想了想,确有可能。
    虽说他早前对那个叫麋威的年轻人了解不多。
    但对方接连袭杀了张既和杨阜两个重臣,其能耐自不必多说。
    便好奇道:
    “昔年汉中之战,蜀贼军中未闻此人名号,不知如今官居何职?”
    左右议论了一番,才有人不太确切答道:
    “具体官职不知,但必为肱股,此番刘备西征,多有倚重。”
    难怪!
    不过,这不还是刘备的肱股吗!
    刘备,刘备,刘备……
    为何这次来陇右,哪哪都是那大耳贼!
    密云不雨,静观时变。
    乃公还要忍受此贼到何年何月,方可见雨下?
    呼!
    一道狂风透窗灌入,带着一捧冰冷的雨豆,打湿了郭淮半边身。
    郭淮一个激灵,猛然惊悟:
    “原来那卦的意思不是在陇右静观时变,而是要退入关内?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