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0章 或喜或怒(本章4k) (第2/3页)
,终于被蜂拥而至的汉骑团团包围。
    而后一拥而上。
    张既的身影。
    彻底淹没于飞扬的尘土之中。
    啪嗒。
    游楚跌坐地上,心中拔凉。
    这一切来得太快,也结束得太快。
    他甚至都没来得及想明白。
    为什么麋威的人马居然能追杀到这里来?
    魏平姜维等将又在何方?
    就算伏击不成功,拦也该拦住吧?
    但下一刻,游楚却顾不得思考这些未解之谜了。
    因为身边戍卒的目光,已经不再友善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“所以,那麋威杀害张德容后,并未折返,反而绕城而过,钻进了陇山中?”
    郭淮率领援军赶到临渭时,一切已经尘埃落定。
    守城的将领道:
    “不仅如此,据逃回来的戍卒说,假太守游仲允也被他掳走了。”
    郭淮更是无语。
    一日之内,陇右连失两位大员。
    简直是奇耻大辱!
    游楚也就罢了。
    张既乃是陇右的擎天柱,众望所归。
    连郭淮都要依仗他的。
    其人一去,这本就浮躁的军心民心,今后怕是更难维持了。
    “那麋威还剩多少人马?”郭淮揉了揉发胀的脑袋。
    守将道:“不到三百骑,且多有损伤。战马倒是抢走了不少。”
    见郭淮又是一阵沉默,守将自知救援不力,忙道:
    “蜀贼虽然再次遁入山中,但此间往东便是关内,区区二三百残兵已不足为祸。那麋威不过苟延残喘而已!”
    “末将愿意统兵入山讨贼,为张使君报仇!”
    郭淮当然知道守将的心思,暗自一叹,道:
    “贼将奸猾,你莫要轻动,继续守好此城!“
    守将忙称诺。
    郭淮又对左右道:
    “发信诸县,刺史张既,将军魏平,中郎姜维等等,英勇奋战,与贼将麋威同归于尽,陇右已靖!”
    闻得此言,有部将不忿道:
    “张使君和魏将军确实英勇,但姜维分明违背张使君节度,铸下大错,怎可同功?”
    那当然是因为姜维家中是本地大姓了!
    不然张既怎会给这么一个愣头青白捞战功的机会!
    而最可恨的是。
    他居然没捞到!
    还坑死了张既!
    郭淮心中忿忿。
    却终究按捺住悲愤,沉沉道:
    “我才能不如张德容,今后守护陇右,只能萧规曹随而已。”
    “那姜维已经害了张德容的性命,不能再让他害了张德容的清誉和遗策。”
    又转头对守将道:
    “你刚刚说有戍卒逃回来?”
    守将:“说是游仲允让他们绑了自己投贼的,不过蜀贼没收下他们,只掳走了游仲允。”
    郭淮:“临战投敌,按张德容的法度,如何处置?”
    守将:“当斩!”
    郭淮:“那便斩了,首级悬于城头上。”
    ……
    魏洛阳宫西北,有一台高二十三丈,名为陵云台。
    这日,阳光明媚,春色正好。
    曹丕带着太尉贾诩,左右宫人,一同登台。
    往北眺望,近处新苗青翠,阡陌纵横。
    远处大河滔滔,遥遥可见黄河边上的孟津等地。
    曹丕一时看得心旷神怡,干脆让宫人置备酒水,打算在这里凭栏赏春。
    不过酒水未到,侍中刘晔却匆匆来见,递上一份军报。
    曹丕扫了一眼,指着年迈的贾诩笑道:
    “此台甚高,风大便摇晃,贾公不惧乎?”
    贾诩平静应声道:
    “《乾》九五曰:云从龙,风从虎。”
    “陛下以龙虎之姿登高临下,压云镇风,臣有何惧之?”
    曹丕哈哈大笑,将简牍随手丢给贾诩,道:
    “当初朕问卿如何攻灭吴蜀,卿却言满朝文武,无一人是刘备、孙权的对手。”
    “可朕任命的雍州刺史,却刚刚在陇右击退了刘备的兵马!”
    此言一出,贾诩面色未改。
    旁边刘晔却忍不住提醒道:
    “郭伯济只说驱赶了小股贼寇,而刘备大军则往西去了,并未击退!”
    “况且陇右乏食,张德容和郭伯济已经上了好几封奏表,请求关中大运陇右!”
    曹丕闻言不悦道:
    “岂不闻‘五十里而争利,则蹶上将军,其法半至’?”
    “刘备自陇右贸然西转,何止五十里?分明不知兵!”
    “我料不出半年,他粮秣不济,自会退去。”
    “那时郭伯济以逸待劳,正好击其惰归。”
    “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