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8章 骑兵对骑兵 (第1/3页)
    当夜。
    麋威刚刚用过晡食,关兴便来到他帐中。
    关兴:“我寻思遣人投书不如亲自来一趟,左右你我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,你去哪我便去哪。”
    麋威含笑点头,示意关兴坐下稍歇。
    不多时,有使者送来马岱的“书信”。
    一条用旧的马鞭。
    关兴笑道:“他这是怕字写不好被你我取笑,故以鞭代之。”
    很快,又有两封信送来。
    分别是王平和马忠。
    前者字少,只有“从征”二字。
    看样子是请麾下会写字的军吏代笔的。
    而举孝廉出身且担任过县长的马忠,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大篇雄文。
    除了表决心以外,还替麋威稍稍分析了一些敌情。
    认为张既虽然未必南行上邽。
    但这个时节,张既很有可能前去新阳。
    因为新阳是陇右诸县,除上邽之外,距离关中最近的一县。
    后续关中辎重从临渭县西出,最先到达的就是这两个地方。
    张、郭二人肯定要亲自坐镇的。
    这无疑是从战术上同意麋威的选择。
    麋威认真收好众将手书,对关兴叹道:
    “我这人才疏德薄,没想到居然能得到二三子信任,冒死相随。”
    关兴闻言,并未直接反驳。
    反而忆起往事,道:
    “还记得你我守江陵那段日子吗?”
    麋威点头:“没齿难忘。”
    关兴道:“那时我困守城北的马牧城,自以为此战必死无疑。没想到最终还能被你救下。”
    “那时我便想,我何德何能,竟能得你这当世留侯看中,千方百计营救?”
    麋威心道因为我想抱大腿啊。
    不过他已经猜到关兴之意,笑道:
    “昔年外舅(关羽)身在曹营而心在陛下。”
    “虽曹操千般笼络,仍不改其心。”
    “想必除了‘殊遇’二字之外,更因他与陛下志同而道合吧。”
    “正是志同道合!”关兴抚掌道。
    “方今天下三分,陛下龙兴于荆益,矢志匡扶汉室天下……正是英雄建功立业之时。”
    “你我皆少壮,恰如那青青园中葵,若此时不努力,难道真要等到秋节之后,老大徒伤悲吗?”
    “所以师善啊。”关兴看着麋威。
    “我等跟从你左右,固然是信任你的才德,却也是个人志向所在。”
    “为壮志而死,死得其所,何足惜哉?”
    闻得此言,麋威转头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