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9章 爱子计深,窥斑见豹 (第1/3页)
    初夏午后,凉风习习。
    诸葛乔跟随嗣父诸葛亮来到庭院中处理公文。
    这些公文在地上、案上堆积如山。
    部分来自尚书台,部分来自军中。
    作为假节录尚书事的丞相,诸葛亮不但是百官之首。
    更是尚书台的实际一把手。
    至于名义上的一把手,尚书令刘巴,反而要受诸葛亮节制。
    这个“录(领)尚书事”,包括将来会被滥用的“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事”。
    合在一起,就是权臣的标志。
    不过眼下,至少在诸葛乔尚显稚嫩的目光中,父亲并非权臣。
    虽然他对尚书台、对军中无事不过问,无事不插手。
    甚至难得休沐在家,也不过是换一个地方继续处理朝政。
    但确实公事公办,没有徇私。
    以至于手下的人大都兢兢业业,不敢丝毫懈怠。
    而作为距离诸葛亮最近的人。
    诸葛乔虽因年纪小,暂时只做些抄抄写写的杂活。
    却也更真切地感受到父亲给人无形的压力。
    那种感觉。
    就像蚂蚁在搬家,蜂群在采蜜,鸟儿成群结队地迁徙。
    同伴都在拼命努力,身为其中一员,若不赶紧跟上,做些什么。
    便总感觉下一刻自己会落后于整个世界一样。
    所以诸葛乔在抄写完最后一份公文后,便顺手取来一些新到的,不属于机密的奏表翻阅。
    如此看了一摞,没忍住“噗呲”一声笑了出来。
    下一瞬,诸葛亮的目光便瞥了过来。
    诸葛乔一个激灵,低头揖手告罪道:
    “儿失礼,请大人责罚!”
    诸葛亮看到儿子因紧张而煞白的小脸,微微发抖的细胳膊,眼神蓦地一暖。
    却被他很好地掩饰过去。
    自己跟随陛下跌宕流离十有四年,一直无所出。
    如今从兄长那里过继了此儿,那种溺爱稚子的心情,简直是每时每分都在喷薄的。
    唯独是宠溺的情绪越强烈,诸葛亮心中越是自我警惕。
    生怕一个不留神,就弄出慈父败儿的惨剧。
    君不见兄长之子诸葛恪,仗着兄长溺爱,孙权爱屋及乌,越来越无法无天?
    诸葛亮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也变成那副德行,所以只能跟自己的人性对抗。
    愈是爱之深,愈是责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