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7章 台阁辩策,轻重缓急 (第1/3页)
刘备先点名“国舅”吴懿:
“子远,你为孤的中军护军,怎么看法孝直留下这四字?”
吴懿抱拳咧嘴道:
“臣乃战阵斗将,大王让臣去伐曹贼臣就去伐曹贼,让臣去讨南蛮臣就去讨南蛮!”
刘备失笑一声,挥手让吴懿站到一边去。
麋威顿时眼前一亮。
心道国舅爷就是国舅爷,这应对着实妥当,便准备俺也一样。
哪知刘备下一个根本不点他。
反而转向代表李严的宋远:
“李正方也曾献平南之策,卿为其副贰,可有言语?”
宋远明显有备而来,扬声道:
“臣以为故令君留下这四字,切中要害!”
“方今之计,北重而南轻,万事当以北伐为先,余皆小节!”
此言一出,众皆侧目。
这说辞怎么变了?
却见宋远接着道:
“然则北战方歇,年内无法大举兴兵。”
“反观南中山险路远,本就无法也无须大兴兵,却正好趁机速除脓疮,免除后顾之忧!”
“故此,虽然北重而南轻,却也北缓而南急,正宜速平南中!”
话音一落,顿时有人扬声附和。
不得不说,宋远这套说辞有理有据,更有实例参考。
在原本基础上,又兼顾到北伐派的利益。
必有高人指点。
麋威下意识看向宋远旁边的马谡。
后者一直低头俯身,看不清脸色。
恰如一柄藏于鞘内的刀。
这时州别驾李恢正垂首露出思索状。
明显有些措手不及。
然而怕什么来什么,刘备下一个就点他:
“卿以为如何?
李恢只能应声道:
“臣也认为北重而南轻,但宋郡丞所言南下讨贼无须大兴兵,不敢苟同!”
“众所周知,南中蛮夷散居郡县。越嶲、益州、牂柯、朱提、永昌……各有寇类,又各据一方。”
“而其地之广,则以千里计。”
李恢指着那幅标注清晰的南中地图。
“若不兴师二三万,如何尽灭其类?更别说后续还要留兵驻守……以此计算,只怕兵甲粮秣所耗,未必少于北征汉中,何谈速胜?”
这正是缓图派一直以来的核心观点。
但未等刘备点名,宋远已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